第191章 人逢喜事,李红兵的新阶段(6k) (第3/3页)
门说了,不论男孩女孩都喜欢,但作为老一辈的人,对香火的延续和男丁子嗣,还是相当看重的。
    李红兵是个独苗,如今陈雪茹为他们李家生下长子,也让陈母十分开心。
    不多时。
    陈雪茹便从产房被推了出来,送往了病房,经过简单清理的孩子,也被护士抱了过来。
    “哎呀,这孩子可真好看,这大眼睛,这鼻子……”
    “妈,这哪里好看了,怎么好像还有皱纹呢?”
    “瞎说,你刚出生的时候,皱皱巴巴的,可我这大外孙,可差远了,也是养了养,后面才漂亮的。”
    “对哦,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这小家伙,是比静理刚出生的时候,好看多了。”
    “红兵,你看你看,这小家伙冲我笑了……”
    “……”
    听着陈母和陈雪茹母女间的对话,再看这床边活力十足的小家伙,李红兵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从刚才看到的第一眼,李红兵就发现了,这小家伙比其他刚出生的小孩子,好看多了。
    通常情况下。
    有些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羊水浸泡,或者胎脂保护和皮下脂肪不足等原因,会看上去皱皱巴巴的,但这也不绝对。
    由于是足月出生,再加上营养比较充足,发育的比较好,所以自己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比较好看,虽然依旧有那么一两道皮肤褶皱,但比大部分婴儿好看多了。
    刚才护士抱过来的时候,还专门夸了夸,很少见到这么好看的。
    七斤二两,也不轻了。
    这还是李红兵怕陈雪茹营养补充过剩,到时候胎儿发育过于好了,分娩生产的时候容易会有危险,有意控制的情况,不然李红兵可不缺滋补的好东西。
    很多人不知道,在怀孕的期间,各种营养补充的太多,肚子里的孩子体型发育过大,对孕妇的身体和分娩是有着极大风险,甚至致命的危险。
    不过在这个普遍缺油水和营养的年代,大部分人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接下来,陈雪茹坐月子和恢复身子,倒是可以好好补补。
    ……
    一夜的时间过去。
    第二天。
    李红兵找人去通知了李红梅,把陈雪茹生孩子的消息,告诉了她。
    接到消息的李红梅,连班都顾不得上,直接就请假跑了过来。
    “这么大的事情,昨晚你怎么不找人去通知我?”
    得知陈雪茹昨天夜里就已经生了,没能第一时间过来的李红梅,却是对着李红兵责怪了起来。
    这件事情,李红梅当初可是特别交代过的。
    “当时情况紧急,我一时间给忘了。”
    李红兵倒是没有说谎。
    之前虽然答应过李红梅,但他那时候哪想的起来这些。
    而且大半夜的,他也不想折腾李红梅。
    “你姐夫这两天有运输任务,现在人还没回来,等他回来,我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面对李红兵的解释,李红梅也不追究了,开口解释了一句赵卫国为什么没来的原因,又紧接着问道:“这孩子的名字,你们想好了吗?”
    “李建武,红兵取的,希望他以后能身体健硕,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长大。”
    靠在床头的陈雪茹闻言,连忙开口说道。
    “挺好的。”
    李红梅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可。
    自家两个孩子的名字,也是专门让李红兵取的,大儿子赵建军,小女儿叫赵清婉。
    小女儿去年怀的,刚好今年夏天出生。
    男孩子嘛,听起来大气一点就好,女孩子自然要好听一些。
    李红梅一开始并不懂自己女儿名字的含义,只觉得好听,但据李红兵说,自己女儿的名字,出自诗经中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作为赵家的孩子,命名权却交给了李红兵这个舅舅,赵卫国没什么意见,而以李红兵现在的地位,赵家父母更没有什么想法。
    有李红兵这样一个弟弟,李红梅嫁出去之后,在婆家的腰杆子,都是整个赵家最直的。
    对于自家孩子的命名,李红兵倒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过得去就行。
    哪怕叫个当下烂大街的红星、建设、胜利和红旗什么的,对李红兵来说,也都一样。
    只要不是什么狗蛋或者狗剩什么的,就没啥问题。
    接下来。
    在医院住了几天,李红兵便把陈雪茹和自己的儿子李建武,给接回了四合院。
    至于像户口什么的,在陈雪茹住院这两天,李红兵早就已经办妥了。
    子凭父贵!
    回四合院的第一天,李建武就被院里的邻居们,大夸了一遍,各种彩虹屁不要钱的送了过来。
    李红兵也不客气,照单全收。
    这个就没有谦虚的必要,李红兵和陈雪茹的身体素质都好,尤其是李红兵,再加上怀孕期间营养跟上,所以生出来的孩子,十分的健康和有精气神。
    “妈,我给您写了份菜单,具体的做法,我也写在上面了,我不在家的时候,您就按照这上面的做就行,要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
    陈雪茹坐月子期间,为了保证她的营养和身体恢复,李红兵特地给她定制了一份月子套餐,交给了陈母。
    有李红兵这个大厨女婿指点,如今陈母做饭的手艺,也是日益精进,这方面倒不用有什么不放心。
    除此之外。
    李红兵还特地定了牛奶,每天都会有奶站的配送员,专门送牛奶过来。
    这可是好东西。
    别说是以后彻底进入票证时代了,就是现在,牛奶也是相当紧缺的物资。
    陈母彻底在这边住下,帮忙照顾孩子和伺候陈雪茹月子,平时空闲的时候,也会跟阎大妈和杨大妈她们聊聊天,或者一起去菜市场买菜。
    这个过程中,自然也交流了一些厨艺和带孩子的经验,知道李红兵特地给陈雪茹准备了月子菜单,陈母每天变着法给陈雪茹做好吃又有营养的,众人纷纷艳羡不已。
    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可同为女人,她们却没有一个,享受过陈雪茹这样的待遇。
    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