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没了当年少年气,不会再提当年勇 (第1/3页)
    本想带江阳在村里逛逛的,但没时间。
    屋里响起杨世民催促吃午饭的叫喊。
    推门进去。
    堂院左边是红砖砌筑的露天灶台,角落堆积柴火,铁锅边沿积着陈年油垢。
    柴火堆旁放着褪色的猪油罐。
    旁边是一个抽水井,用稻草裹着防冻。
    堂院的水泥面有些开裂,晴天晾晒稻谷,雨天积水成洼。
    中央摆着宴客用的可折迭的榆木圆桌,圆桌上有三碗热气腾腾的菜。
    杨世民系着围裙,佝偻着腰,在灶台前忙碌着。
    “阳哥,这是芋头虾米羹,外地吃不到的,健脾养胃。”
    “中间的那碗吗?”
    江阳看向榆木圆桌。
    中间的那碗芋头虾米羹,看上去是一碗浓稠的米白色羹汤,表面泛着微微油光。
    金黄的小虾米浮在表面,翠绿的葱花撒在最上层,能看到炸得酥脆的猪油渣碎粒。
    芋头泥绵密但保留颗粒感,汤汁浓而不糊,虾米和葱花的点缀显得很有色彩层次。
    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这是什么?”江阳指着旁边那碗冒着热气的菜肴,闻起来有土鸡汤的醇厚鲜香,带点酱油的酱香。
    “鸡丝烩粉丝,滋补元气的,还能美容。”
    半透明的红薯粉丝裹着琥珀色的薄芡,汤汁清亮。
    剩下的那碗菜就是杨超跃在来的路上,说要让江阳品尝的伍佑醉螺。
    黑褐色的螺壳堆迭在盘中,螺肉半透明琥珀色。
    腌料汁微微挂在螺壳上,表面点缀小米辣和香菜。
    能闻到强烈的白酒香混合海鲜的咸腥。
    杨世民还在炒别的菜,冲着江阳笑道:“江老板啊,跃跃讲你是雾都人噻,肯定蛮会吃辣咯?”
    杨世民尽量用普通话和江阳说,语调里依旧带着盐城腔调。
    不过江阳听懂了。
    他笑道:“是的,杨叔,我家那边很能吃辣……”
    话刚说到这,忽然想起杨超跃给自己带的那份,差点被自己嘴唇辣肿的猪脚饭。
    他赶紧改口:“也没那么能吃辣,微辣,微辣就好!”
    “好格江老板,你先坐刻儿,我还两个菜,好很快格。”
    杨世民继续忙活。
    杨超跃用抽水井往木盆里蓄水,清洗碗筷,顺便回屋拿啤酒。
    意识到江阳一会儿要开车,改成椰子汁。
    江阳回车上,从后备箱里拿了两条中华烟,加一瓶茅台,揣兜里,用报纸包好。
    打量起杨超跃家。
    坐北朝南的砖混平房,不算堂院,建面约80平方米的样子。
    外墙保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