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陛下!万万不可! (第3/3页)
在此大谈祖制、天道,指责我等武臣忠心?”
这一番连珠炮似的斥问,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扇在文官们的脸上。
尤其是最后提及辽东内帑贪墨案,更是戳中了无数人的痛处和隐私,顿时让不少文官面红耳赤,又惊又怒。
“你……你……定国公!朝堂之上,休得血口喷人!”顾秉谦气急败坏地指着徐允祯,手指都在发抖。
“辽东贪墨案已严惩涉案官员,岂能以个案否定全体文官?且卫所废弛非一日之寒,是积弊所致,怎能全怪文官?”
“积弊?是谁放任积弊蔓延?”武定侯郭培民出列附和,
“宣德年间卫所尚有战力,自文官逐步掌兵,便只知纸上谈兵、克扣军饷,哪管将士死活?若不是陛下另练新军,辽东早已失守!”
“简直有辱斯文!成何体统!”
“斯文?你们的斯文就是空谈祖制、漠视将士性命?”张维贤终是按捺不住,出列补道,
“臣愿以英国公府百年声誉担保,重组五军都督府后,勋贵必恪尽职守,绝无半分不臣之心!若有违背,愿受株连之罪!”
顿时,乾清宫内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勋贵们群情激昂,积压已久的怨气彻底爆发,纷纷加入到对文官的口诛笔伐之中;
文官们则竭力反驳,引经据典,试图在道德高地上挽回颓势。
双方你来我往,吵作一团,庄严的朝会瞬间变成了菜市场般的争吵之地,一片混乱。
朱由校高踞御座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下方这“热闹”的景象,心中却是一片冷然。
这五军都督府,他今天肯定是要重组的,谁来都不好使。
他给一旁的李若愚递了一个眼神。
“肃静!”李若愚尖利的声音响彻大殿,暂时压下了争吵。
“好了,这里是议论国家大事的地方,你们这样像市井骂街,成何体统!”朱由校脸色不虞,缓缓开口。
“五军都督府,朕今天是一定要重组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他斩钉截铁地定下基调,
“今日召你们前来,不是问你们能不能,而是问你们——该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