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勋贵们的机会 (第3/3页)
   每日寅时起身,先练两个时辰“弓马膂力”,骑射、举重、攀爬样样不落;上午习读各类兵书,听教官讲解历代战例;
    下午要么是“骑术”“技击”实操,刀枪棍棒皆要精通,要么是“火器演放”,从燧发火铳到弗朗机炮,需亲手演练装卸、瞄准、发射;
    晚上还要进行“布阵推演”,用沙盘模拟战场局势,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
    那些锦衣玉食惯了的勋贵子弟哪里吃过这种苦,纷纷哭着喊着要退学,结果被武略院按“逃兵”论处,要军法处置。
    最后还是几位勋贵亲自跑到陛下面前求情,才得以法外开恩,但陛下也放下话来:“再敢有退缩者,直接降爵削籍!”
    那几个勋贵子弟回家后差点被打得半死,若不是怕影响在武略院的课业,怕是真要被打残了。
    想起陛下当初的那句话,“他们既生在勋贵之家,享受帝国的资源与特权,便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要他不是个残废,朕便能将他们锻造成一柄柄保家卫国的利刃!”张维贤不由感慨万千。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大明开国以来,勋贵曾手握兵权、荣耀无限,可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先祖张辅等一众勋贵精锐战死沙场,勋贵集团元气大伤、青黄不接。
    而后文官集团趁势崛起,出了个于少保这样的狠人,将兵权收归兵部,此后文官掌兵渐成常态,勋贵们却逐渐沦为“圈养的富贵闲人”,空有爵位却无实权。
    而陛下登基后,不仅不猜忌勋贵,反而恨他们不争气,专门设立武略院培养勋贵子弟,这分明是要给勋贵一条重新崛起的路。
    这不禁让他这位老将的心也热了起来,为了不辜负这份机遇,张维贤收起了往日的闲散,重拾祖传的兵书与战策,每日研读至深夜;
    甚至放下英国公的身段,亲自登门拜访天枢军、天策军的几位宿将,请教战场指挥、阵法排布之道,姿态谦逊得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