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声名在外,兵力暴涨!李云龙的谋划 (第1/3页)
“粗中有细,确实不错,”副参谋长夸赞道:“以往还真是小瞧李云龙了。”
“能够让抠门的阎西山出血,确实本事不小,”副总指挥点头附和道。
“这小子头脑还真是转得快。”
“既然事情已定,那便做好这方面的安排,别让咱们的财主走了。”
“明白!”副参谋长点头应道。
随即下去做出安排。
毕竟如今与日伪对峙着,安全方面可得做好,不然万一出事了可不好交代。
同时联系新一旅,让李云龙做好准备。
......
新一旅指挥部。
随着总部的宣传推广和声名扩散后,独立纵队的名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从而使得独立纵队的兵力得到了暴涨,弥补了这段时间的战损,并且还呈现增长之势。
不过,由于新兵居多,补充进来的人员都成为了民兵。
而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作用,原来的民兵倒也成长了起来,从而经过考核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士,一部分补充到主力部队,一部分则成为守备团的战士。
毕竟守备团在这次作战中也出现不小的伤亡。
守备团是保护根据地的主要力量。
方可保证主力部队的灵活性。
经过补充后,新一旅一至四团兵力恢复到4000人左右,五团和独立团则少一些只有3000人左右。
加上炮团4000余人,旅部特战团(下辖特务营,警卫营,侦察营)3000余人,以及新组建的基干团1000千余人。
基干团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为适应部队扩编需求而创建的团级单位。
其核心框架来源于主力团的副职军官(如副团长、副营长等),这些军官在组建新团时晋升为正职,形成新的指挥体系。
旨在快速补充兵力,同时保持作战效率。
毕竟如今新一旅兵源增长速度迅速,指挥员必然跟得上才能够发挥出部队的作用,而不是成为累赘。
这才有如今新一旅主力作战部队兵力达到30000余人的成果。
同时在这一战中,李云龙能够指挥部队如挥左膀右臂的原因。
不然想要指挥几万人作战而不出什么纰漏可相当不易。
部队的指挥人员也做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