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57章 芯片是天堑?抱歉,光刻机我早就准备好了! (第2/3页)
他一边说,一边在下面列出了一串黄旭根本没见过的技术名词:
“光刻蚀刻技术。”
“高能离子束注入。”
“分子束外延生长。”
“制造过程全程需要在万级,甚至千级的超净无尘环境中进行,空气里随便一粒灰尘掉上去,一整块晶圆就会直接报废。”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能听到黄旭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工业技术鸿沟的所带来的绝望笼罩了下来。
造船,兔子还行,集中人力物力,能用人工打磨的绝不用机器。
可微电子,芯片……那是工业的神经系统,是上帝才能触碰的领域,靠人海战术,靠打磨,靠一股意志,是没有用的!
那是真正意义上,差一步就没法走下一步的科技天堑!
黄旭缓缓地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那张刚刚还亢奋到满是血色的脸,此刻变得有些苍白。
他看着满桌子如同天书一般的图纸,又抬头看了看战术板上那一串串刺眼的技术难题。
他久久没有说话。
余宏也没有催促。
他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
他在给这位国之重器负责人消化的时间。
让一个人爆发出拼命的血勇不难,难的是让他在看清了所有的困难绝望之后,还能坚定地、冷静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大概过了整整五分钟。
黄旭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那口气吐得很慢,很沉,仿佛将胸中所有的无力感,都一次性排了出去。
他缓缓地抬起了头。
那双原本有些黯淡下去的眼睛里,重新凝聚起了一点光芒。
历经风霜,勘破生死,和命运硬碰硬决死一战的坚韧。
“材料学上,我要去找冶金部的几个老朋友,复合材料这个新方向,让科学院化学所那帮人一起攻关。”
“微型系统工程学,京城的774所和西川的24所,他们手里有一些从国外辗转带回来的技术资料,虽然不够先进,但是能提供思路。”
他的目光,最后停留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