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自宗室以至黎庶,皆当知礼义、守廉耻——!! (第1/3页)
康熙闻言轻轻颔首,转身回到案前。
他伸手取过案上的书,指尖翻动书页,直到停在“夏商周道德教化”一章,方才驻目。
他指着“周公制礼,以安天下”的文字,语气庄重而缓缓道:
“传朕旨意——”
“命翰林院召集诸博士,编撰伦常纲要。”
“上卷记历代循礼守德之贤君,如汉文帝以孝治国、唐太宗以礼化人!”
“下卷则载逆礼悖德之亡主,尤以李元昊为鉴。”
“细述其由雄主而成暴君、由治及乱的根源,明言其亡国祸端在于‘失徳’。”
“待编修完毕,刻印万册,颁发宗室、国子监与各省府州,使天下官员学子皆能诵读铭记,引以为戒。”
言罢,他的目光再度望向窗外。银杏树叶飘落愈急,似乎也在催促时势。
“另令顺天府尹与各地督抚,务必加紧整肃民间纲纪。”
康熙的声音忽然一沉,锋利如刀。
“若百姓中有人败徳悖理、欺亲夺产,皆依大清律例·户律从重处断。”
“轻者杖责三十,当众认罪;重者发配宁古塔,永不许还乡。”
“并令各府州县设‘乡约’之规,每月召集民众讲解伦常,使百姓知——”
“守纲纪,乃护家之本;违纲常,便是自毁安宁。朕意已决,不得宽纵。”
说到此处,他的语气又回归平缓,却透出帝王不容动摇的意志:
“自宗室以至黎庶,皆当知礼义、守廉耻。”
“唯有人人循纲纪,大清方能基业长青,江山万世不坠。”
张廷玉俯身叩首,恭声答曰:
“臣领旨!”
“即刻前往翰林院,催促博士昼夜编撰伦常纲要,并令宗人府、顺天府即刻推行教化之令。”
“使‘守道德’之念遍布大清疆土,再无李元昊那样的悖逆之祸。”
康熙微微颔首。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礼义廉耻”四字上,也映在他明黄的常服之上。
那一刻,光与书影交织,仿佛昭示着一个帝王的治世理想——
这是康熙心中的太平蓝图,也是大清盛世的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