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抵达第二战区 (第1/3页)
    李振华面带微笑,凝视着眼前这两个人,他们言辞恳切、信心满满地说着话,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紧接着,李振华转过头,目光落在苏白身上,郑重地说道:“苏主任,请你立刻起草一份电报,命令 101 军和新一军在三天内完成开拔的各项准备工作。本月 29 号出发,部队从湘北和鄂西出发,途经陕西,最终抵达山西。同时,命令 102 军和 103 军派遣部队接管 101 军和新一军的防线。”
    苏白迅速拿起笔,将李振华的指示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后,他站起身来,向李振华敬了一个军礼,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走出会议室,迈着坚定的步伐朝机要科走去,准备将这一重要的调令传达给各个军队。
    时光荏苒,短短三天转瞬即逝。转眼间,时间来到了 1940 年 5 月 29 号。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振华精神抖擞地站在第 51 集团军司令部前,他的身旁是部分参谋人员、警卫团、汽车旅、特战旅的一部、重炮 1 团,而01 军和新一军也已经做好开拔的工作。
    第51集团军的北上部队共计15 万大军。这支庞大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气势恢宏,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蓄势待发。
    随着李振华一声令下,大军开始缓缓移动,车轮滚滚,马蹄声响彻云霄。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山西的第二战区进发,他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勇往直前。
    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各战区纷纷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战之中。
    其中,第二战区主要负责山西地区的防御作战。然而,随着太原的沦陷,以阎老西为首的第二战区不得不撤退至晋西和陕东一带,继续与日军展开周旋。
    第二战区的主要部队是晋绥军,这是一支具有一定实力和传统的地方武装。在抗战初期,卫俊如所率领的中央军第14集团军,以及部分陕军和川军的一部,也曾被编入第二战区的作战序列,共同抵御日寇的进攻。
    然而,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卫俊如的第14集团军和陕军被划归到第一战区,主要负责驻防中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