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阿肯色州 (第2/3页)
    在一些老恐怖电影中,杀人者使用这种车抛尸,甚至能一次性处理四具尸体。
    倘若司机有长枪,也很有可能放在后备箱里。
    已经确定自己所处的年代枪支泛滥,在身体素质严重下滑的时候,陈舟急切地需要枪械来为他提供安全感。
    除了枪之外,其实汽车也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可惜他黄种人的面貌在这个年代的美国实在太显眼,同时他还是个没有身份的跨时空“黑户”,一旦因为无证驾驶遇上警察,那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别看契约上写了他的目标是杀人魔家族,显得警察像是能为他提供帮助似的。
    实际上真的发生冲突,警察帮谁还是个未知数,说不定第一时间就掏出枪清空弹夹把他给击毙了。
    在找到路子合法地弄到车之前,陈舟并不打算冒险开车。
    不过如果有摩托这种更灵活方便的交通工具,他还是不介意用一用的。
    正了正腰间的长刀,推开车门,拿起雨伞,陈舟刚准备离开汽车便又听到那小女孩的恳求。
    “求求你不要杀我爸爸,他真的不是军人。”
    微微一愣,转头看了看小女孩,陈舟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这个小丫头把他当成印第安人了,他们都有相同的肤色,而小女孩因为年龄太小,还无法正确分辨东亚人和印第安人长相的区别,这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理解一下美国的时代背景,很容易找到小女孩说这句话的原因——
    19世纪中叶到南北战争期间,将世代居住的土地割让给白人的印第安人流离失所,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随后印第安人不仅没要回自己的土地,还惨遭屠杀,曾经遍布整个北美的主要种族接近绝迹。
    许多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同胞被杀的印第安人都留下了对美国人的诅咒,由此产生了种种恐怖传说。
    在这样的雨夜,看着一个“印第安人”打破玻璃,闯进车里,小女孩把他当成伺机报复的印第安人也情有可原。
    至于为什么再三恳求不要“杀她父亲”,应该是在告诉对方,她父亲和印第安人并没有血仇,没必要报复吧。
    不过陈舟觉得,印第安人几近灭绝,每一个生活在北美的外来者基本都称不上无辜,哪怕他们不是屠杀的发起者,也在背后默许了这种行为。
    只是这些事与他并无关系,因为他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美国人,双方的血海深仇不需要他这个“第三者”掺和。
    他也不想去做什么“正义使者”为印第安人抱不平,眼下重要的是找到安布罗斯,找到杀人魔家族。
    一言不发地关上车门,陈舟根本没有解释。
    他希望小女孩的父亲苏醒后,听到的说辞就是“印第安人”打破玻璃,抢走了他的钱然后扬长而去,那样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
    撑开伞,撬开汽车后备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固定在底板上的全尺寸备胎,还有诸如千斤顶一类的紧急维修工具。
    稍微翻找,陈舟没有看到他最想要的枪械,倒是发现了一件肥大的表面沾染了机油的蓝色呢子大衣,在大衣旁边,厚厚的报纸包裹了螺栓,上面同样有乌黑的油渍。
    难得能看到带字的东西,陈舟小心翼翼地打开报纸,倒出里面的螺栓,然后用大衣包裹住报纸防止其被淋湿,随后夹着大衣离开了抛锚的汽车。
    至于他走后小女孩会不会获救以及司机有没有可能因耽误伤势而死,他并不关心。
    说到底他只是拿了几张钱,吃了些东西,对这场车祸的结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能提供帮助,拨打报警电话,那只会给他招来数不清的麻烦。
    ……
    打着伞,把报纸塞进怀里,陈舟穿上了大衣——
    他刚刚注意到,自己这身现代作战服与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主流服饰风格格格不入,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决定对自己加以伪装。
    不过除了衣着相貌外,他的身高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