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千票加更)晚上好,我叫茨威格! (第1/3页)
当列车终于缓缓驶入维也纳火车站时,已是第二天傍晚。
月台上,「胡格&曼出版社」的负责人早已率领一支小型欢迎队伍等候多时。
他们打着醒目的横幅,上面用德语和法语写着“热烈欢迎‘梅塘夜会’伟大作家们!”。
几位身着传统服装的奥地利少女还上前献上了鲜花。
除了莱昂纳尔,其他几人都受宠若惊。
出版社的总经理卡尔·胡格的法语也十分流利:“欢迎来到维也纳!我代表「胡格&曼出版社」及维也纳所有的文学爱好者,向诸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诸位的光临,是维也纳文化界的盛事!”
隆重的欢迎仪式让几位作家瞬间洗刷了旅途的疲惫,再次充满精力!
很快,他们被安排坐上装饰华丽的马车,前往下榻的酒店。
马车行驶在维也纳宽阔整洁的街道上,与巴黎迥然不同的城市风貌展现在眼前。
环城大道气派恢宏,两旁矗立着宏伟的建筑——歌剧院、博物馆、议会大厦,到处洋溢着帝国首都的庄严与华丽。
这就是维也纳!
灯火之城,喷泉之城,梦想与幻象之城!
—————
第二天的签售活动安排在「胡格&曼出版社」旗下最大的一家书店门前。
书店门口,连夜搭起的签售台铺着墨绿色的天鹅绒桌布,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七支出版社精心准备的镀金钢笔。
这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大多数人依旧习惯用蘸水笔(例如鹅毛笔)写字。
不过「胡格&曼出版社」已经提前让莱昂纳尔等人试过手感了。
有了巴黎的经验,维也纳的组织显得更加井然有序。
距离约定的签售开始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一条长龙已经从书店门口蜿蜒而出,沿着铺砌整齐的人行道,拐过了街角,消失在视野尽头。
与巴黎不同的是,这里排队的读者穿着更体面,等待也更加安静。
许多人的腋下不仅夹着《梅塘夜会》,还夹着左拉的《小酒店》,或是《现代生活》。
显然,这里的读者是有备而来,对他们的作品并非一无所知。
当地的报纸早已将这次签售活动宣传为“一个城市文明和文化的象征”,是维也纳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证明。
能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