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德彪西进大观园 (第3/3页)
他起身走到书桌旁,拿起一迭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回来递给德彪西。
德彪西接过稿纸,首页顶端写着剧名:《合唱团》,下面是人物表和场景说明。
紧接着就是剧本内容:
【………
拉齐神父:克莱蒙·马修先生?我是拉齐神父,这里的负责人。感谢你响应我们的召唤。这里的情况,或许与你想象的不同。我们收容的,并非普通的孩子。他们是迷途的羔羊,被家庭抛弃,被社会遗忘,身上沾染着与生俱来的或后天习得的顽劣。在这里,秩序、纪律、惩罚,是洗涤灵魂、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唯一途径。你明白吗?
马修:我明白,神父。我会尽力……
拉齐神父:不是尽力,是必须严格遵守。这里的每一项规定,都是为了他们好处。任何软弱和纵容,都是对魔鬼的让步,是对他们灵魂的进一步伤害。你的前任,试图感化他们,结果……我希望你不会重蹈覆辙。”
马修:我会谨记您的教诲,神父。
拉齐神父:很好。现在,我带你去见见你的‘羔羊’们。记住你刚才说的话。】
德彪西读完了这开场的部分,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莱昂纳尔将拉齐神父的虚伪冷酷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台词直接勾起了每个法国孩子内心最深的恐惧。
长期以来,法国的小学教育是由教会所把持的,因此这些严厉、冠冕堂皇的说辞,早就是几代法国人的噩梦。
莱昂纳尔在写这段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是蒙铁尔那位佩尔蒂埃神父的样子。
佩尔蒂埃神父是圣若瑟名义上的“校长”,只是他从来不上课。
他最喜欢的就是打断课堂、突击检查,然后站在站台上喝斥由于老师的放纵,所以学生们都堕落了。
常常把雷诺老师吓得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这种情感冲击,被莱昂纳尔很好地保留在了剧本当中。
这也是莱昂纳尔敢在教会的眼皮子底下写《合唱团》剧本的原因——
最大的“反派”拉齐院长,在这出戏剧当中根本不需要表现得多么邪恶。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教会眼里的“模范”,但在普通法国人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魔鬼”。
他拍了拍有些失神的德彪西,指了指剧本的另外一部分:“这里,就是需要你作曲的地方。”
德彪西连忙收敛情绪,认真往下看去,脸上逐渐浮现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