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87章 天真的水西宣慰使

第287章 天真的水西宣慰使

    第287章 天真的水西宣慰使 (第1/3页)

    经过刘宁的精挑细选,很快,一支精干小队便从遵义出发,向西直奔两家土司驻地而去。

    队伍在赤水河畔一分为二,一队向西进入赤水卫,一队向南进入水西地界。

    沿河而下,只需要三天左右,便能抵达大方县。

    此地正是水西安氏的大本营。

    负责劝降的使者名叫郑宇飞,本来是侯良柱军中的一位随军文书。

    后来在南部县一战中,侯良柱身死,郑宇飞就顺势投降了江瀚。

    因为他曾经跟随侯良柱在贵州平叛,所以被刘宁选中,担负起了深入敌境,招降水西安氏的重任。

    郑宇飞他们这一路可不轻松。

    从遵义出发,向西南而行,道路越来越险峻崎岖。

    山岭陡峭,林木幽深,雾气缠绕在山腰,根本看不清道路。

    沿途经过的基本都是彝族的则溪寨子,这些寨子大多依靠险要山势而建,并以原木和夯土筑成高墙碉楼。

    寨门前,时常有手持刀枪弓弩的守卫在不停巡视四周。

    郑宇飞一行人亮出了使者的身份,才得以顺利通过。

    走进水西腹地,四周投来的都是警惕和审视的目光。

    奇怪的是,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多是妇孺,精壮男子基本都在习武。

    头人们的住所异常阔绰,而普通人家则住着简陋的棚屋。

    郑宇飞还从没见过彝人生活的状态和风俗,这片土地仿佛自成一体,与外界格格不入。

    他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一趟的所见所闻,等日后回了营,说不定会有所帮助。

    数日后,一行人抵达了大方县。

    大方县虽然说是县城,但在郑宇飞眼里,这里可比一般的州城还要宏伟气派。

    夯土包砖的城墙高达两丈多,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防御工事。

    水西安氏不愧是当地的土皇帝,竟然修了几座类比宫殿的大宅院在城内。

    虽然看起来气势恢宏,但骨子里那种边陲之地的粗犷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在空旷的大殿,郑飞宇见到了现任水西宣慰使,安位。

    安位是万历四十四年生人,今年才刚满二十岁。

    这位名义上统辖水西千里之地的年轻人,脸色有些苍白,即便是初夏时分,他身上也披着一张毯子,似乎有些畏寒。

    郑宇飞依礼相见,寒暄两句后,他便直接说明了来意:

    “安宣慰使,在下郑宇飞,此番是奉平贵将军之命前来。”

    “不瞒您说,汉王仁义之师,已于去岁平定西川,今日欲抚平贵州,使贵州百姓免遭明廷剥削之苦。”

    “将军听闻水西安氏在贵州一带扎根数代,影响力颇大,所以特意派我前来劝诫安氏。”

    “如果安宣慰使能率众归顺汉王,遵行王化,并改土归流,我汉军必定以礼相待,秋毫无犯。”

    “归顺后,水西百姓可以编练入伍,随军出征建功,也可进入学堂,将来入朝为官。”

    “日后开通商路,我四川的盐铁布帛,水西的马匹药材,皆可互通有无,利润十分丰厚。”

    郑宇飞此行,其实内心更加倾向于能找到水东的宋氏土司。

    水西土司是指鸭池河西岸的安氏彝族土司,而水东土司则指的是宋氏汉族土司。

    水东宋氏因为族裔的关系,深受中原汉文化影响,理论上来说,更容易沟通和招抚。

    可奈何奢安之乱后,水东宋氏因为叛乱,被明廷重点打击分化,势力早已衰微零落,连个像样的继承人都找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