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进兵方略 (第2/3页)
宽、夯平原有的驿道,尤其是险峻处的碥路,他更是下令一口气拓宽了三尺,以便车马辎重顺利通行。
随着后方的大管家赵胜调度,大量的粮秣、军械、被服正从成都平原经由这条水陆并进的通道,源源不断地运抵遵义大营。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邵勇便在播州司衙门里,召集了麾下众将,共同商议进兵方略。
衙署内气氛严肃,初夏时节的微风驱散着阵阵暑气。
邵勇高居上首,扫过堂内一众将领,率先开口道:
“诸位,贵州虽然偏远,但对于我军意义重大,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跳板之地。”
“拿下贵州,则四川侧翼无忧,更可向东窥视湖广,南望滇桂。”
他话锋一转,指向舆图,语气凝重:
“然而,攻打贵州,绝非易事!”
“贵州此地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说,山高谷深,瘴疠横行,道路崎岖,气候多变,所以行军作战极为困难。”
“眼下贵州的形势,更是错综复杂。”
“明廷方面,贵州总兵许成名收拢兵马,龟缩于贵阳坚城,试图负隅顽抗;”
“水西、思州、惠水等地,还盘踞着各路大小土司,拥兵据地,首鼠两端;”
“其间更有无数匪寇乘乱蜂起,袭扰地方。”
“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可谓是敌,我,顽、三方态势犬牙交错,形势非常复杂。”
紧接着,邵勇又特别点出了其中的土司势力: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以水西安氏和永宁奢家为首的两家土司势力。”
“奢崇明、安邦彦的叛乱虽然平息,但其残余势力犹在,不可小觑。
“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地大大小小的土司,苗寨,侗堡,都对汉人政权颇为敌视。”
听了邵勇的分析,堂内众将纷纷点头,跟着附和道:
“将军说的没错,贵州山道险窄,大雨过后更是泥泞难行。”
“再加上瘴气蚊虫,很容易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依我看,应该多带些医匠和药材”
经过一阵七嘴八舌的商议后,邵勇最终定下了进兵方案。
他打算兵分三路,互相策应。
中路主力,由他这个邵勇这个主将亲自统领,以精锐战兵为骨干,配属大量重炮,沿官道南下,直逼乌江。
乌江是贵州明军的第一道防线,只要能顺利渡江,他便能兵临贵阳城下。
左路方面,邵勇则是派出了一支偏师,负责清剿遵义以南至乌江北岸的水贼山匪,以护卫主力部队侧翼,确保粮道无虞。
右路方面,他则打算派遣几支小队,深入水西、金筑等地,侦察土司动向。
战略方向确定后,谈到具体战术,尤其是如何渡过天险乌江时,众人陷入了深思。
一位熟悉贵州形势的稗将起身道:
“将军,乌江两岸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再加上水流湍急,渡口稀少,末将以为,还是需要提前规划好渡江一事。”
邵勇点点头,随即看向这位裨将:
“沈志行将军,我听说你曾经跟随明军,参与过贵州的平叛之战,你有什么建议,说来听听。”
那位叫做沈志行的裨将拱了拱手,朗声道:
“回将军,据末将所知,乌江有几处较大的渡口,比如茶山关、江界河、孙家渡等等。”
“这些地方都是要地,想必明军定然会有重兵把守。”
“当初我随军出征渡河时,是张令张将军找了几个隐秘渡口,这才顺利偷渡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