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82章 朕之肱骨,国之栋梁!

第282章 朕之肱骨,国之栋梁!

    第282章 朕之肱骨,国之栋梁! (第3/3页)

……”

    不消半刻钟,刘大巩很快便完成了“法事”。

    “快,本官已经请了三尊大神,速速把秽物泼下城头,贼人妖法可破!”

    在他的指挥下,一桶桶粪便污物从垛口上倾泻而下,洒在了城下的妇人尸身附近。

    “好了,妖法已破!各自归位吧!”

    “别让贼人趁机攻上城头!”

    见此情形,城头上守军和民夫才终于镇定下来,又开始各司其职,重新投入了守城战中。

    张献忠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的法术能成功,结果他转头却发现,官军的红夷大炮还在轰鸣,各式各样火器大展神威,又一次粉碎了他的攻势。

    而城北处的高迎祥也被机敏的守军发现,几发重炮下去,他辛辛苦苦挖了小半天的地道轰然坍塌。

    就这样,起义军第二天的攻势也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刘大巩派出去求援的信使,终于抵达了卢象升的大营。

    此时的卢象升正在洪泽湖一带布防,当消息传来时,他大喜过望。

    “好!”

    “贼兵果然开始打滁州城了!此乃天赐良机!”

    卢象升当即做出部署,他先是命总兵祖宽、参将祖克勇率三千关宁铁骑,星夜驰援滁州。

    随后又让游击罗岱领精锐步兵,紧随其后。

    而他自己则亲率标营杨世恩等部,迅速向定远县方向行军,意图截断贼兵退路,完成合围。

    接到命令后,祖宽、祖克勇、罗岱三人不敢怠慢,立刻带着麾下八千精锐,朝着滁州城进发。

    翌日黎明,援军抵达滁州。

    此时,攻城的起义军们激战一夜,刚刚才从城头上退下,正是人困马乏、戒备松懈的时候。

    见此情形,祖宽二话不说,带着麾下的关宁铁骑,朝着起义军的大营冲去。

    “杀!”

    祖宽一马当先,手中长刀直指连绵数里的义军营盘。

    三千关宁铁骑催动胯下战马,如同一把烧红的烙铁,径直冲入了毫不设防的营地内。

    帐篷被踏翻,篝火被踩灭,外围的探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马蹄踩倒,或被长枪刺穿。

    那些被裹挟的流民和老弱妇孺率先遭殃,哭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官军来了!官军来了!”

    凄厉的警报骤然响起。

    张献忠、高迎祥等人到底是久经战阵,虽然突遭袭击,但还保持着基本的镇定。

    他们果断放弃了外围混乱的营地,迅速将麾下能战的老营精锐收缩集结,并在滁州城东面的五里桥一带摆开阵势,准备迎击官军。

    在张献忠和高迎祥看来,就算官军来了援军,也不过万人之数。

    他们手底下,可是有足足近五万的老营精锐。

    滁州城已经坚持不了几天了,只要歼灭了这股援军,南直隶就是他们的天下。

    可两人怎么也没想到,这次来的援军,战斗力有点超乎想象了。

    见到贼兵非但不跑,反而还敢列阵迎击,为首的祖宽心中都乐开了花,立马带人追了上去。

    双方在五里桥摆开阵势,大战一触即发。

    游击罗岱率领五千精锐步卒居中,结成严整阵势,以强弓硬弩轮番齐射。

    而高迎祥则是派出了麾下最为精锐骁勇的骑兵发起了冲锋,试图撕开明军阵线。

    分守左右两翼的祖宽和祖克勇见状,随即带着麾下的关宁铁骑左右夹击,朝着高迎祥的骑兵发起了冲锋。

    两支骑兵在桥边狠狠撞在一起,祖宽一马当先,手中长枪随意一挥,轻松便挑飞了对面的贼骑。

    “杀贼!”

    在重弩长弓的掩护下,祖宽带着亲兵,一路势如破竹,嘶吼着冲开人群,朝着不远处的一杆玄旗奔去。

    位于玄旗下的,正是高迎祥麾下的得力干将,顺天王贺国现。

    贺国现也是一员悍将,见到官军杀来,随即带人上前迎战,试图拦住这股孤军深入的官军。

    可他虽然手上有几分武艺,但又如何能是祖宽的对手。

    两人站在一起,不下五个回合,祖宽突然虚晃一招,身子一晃,卖了个破绽给贺国现。

    贺国现果然上当,就在他欺身抵近的一瞬,祖宽立刻掷出手中长枪,抽出腰刀,将其一刀枭首。

    顺天王战死,其麾下部队瞬间士气崩溃,阵型大乱。

    祖宽趁势挥军压上,一鼓作气跨过滁水,拿出了背水一战的决心。

    明军在他的带领下,跨过宽阔的滁水,退无可退。

    祖宽挥舞着马刀,再次冲锋上前:

    “为国杀贼,有进无退!”

    身后的明军见主将如此奋勇,精神大震,无不以一当十,死战不退。

    起义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在明军的反击和关宁铁骑的反复冲杀下,丝毫讨不到什么便宜。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后,双方都杀红了眼,尸横遍野。

    可就在这胜负难分的胶着时刻,五里桥的东北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喊杀声。

    漕运总督朱大典率三千援军,及时赶到了战场!

    援军从侧翼杀入战场,一路势如破竹,朝着义军包围而来。

    此时的义军已经是精疲力尽,再加上侧翼被袭,阵型开始出现一丝混乱。

    可祸不单行,几乎在同一时间,滁州城门大开。

    知州刘大巩、太仆寺卿李觉斯等人,带着城中幸存的守军和青壮杀了出来,从背后狠狠捅了义军一刀。

    三面受敌,老营兵们就算再怎么精锐,也支撑不住了,战线彻底崩溃。

    高迎祥、张献忠见大势已去,只得收拢残兵,仓皇朝朱龙桥方向撤退。

    然而,他们刚逃至朱龙桥,卢象升却在此早已等候多时,

    他亲率麾下标营,如同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人的退路。

    “贼子受死!”

    卢象升挥舞手上大刀,身先士卒,躬援袍鼓,大呼直前,带领标营冲阵搏杀。

    他一路奋勇当先,手上大刀一开一合,必有贼兵殒命当场。

    义军本就是溃逃至此,现在又遇到这么个不要命的主挡在前面,彻底慌了神,开始四散奔逃。

    尽管高迎祥、张献忠等人拼命收拢溃兵,但也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放弃大部队,带领亲兵突围。

    卢象升挥军乘胜追击五十余里,从朱龙桥一直杀到关山,沿途“积尸相撑枕”“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

    此战,义军死伤五千余人,仅是首级就被明军割下千余,投降者更是数不胜数。

    各营首领麾下的老营精锐更是死伤惨重。

    高迎祥最为倚重的八千精骑,仅此一役便战死三千多人,溃散失踪者高达两千余人。

    张献忠的六千西营精锐,折损超两千。

    经此滁州惨败,高、张联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威胁南京,只能收拾残部,灰溜溜地向河南、湖广方向流窜。

    至此,卢象升大获全胜。

    不仅一战重创了义军主力,而且还将其成功地向西驱赶,为下一步与洪承畴会师,彻底剿灭流寇奠定了基础。

    ……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送至京师。

    紫禁城中,正郁郁寡欢的朱由检,接到滁州大捷的消息,猛地从御座上窜了起来。

    他脸上狂喜,连声音都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好!好!好!”

    “卢爱卿真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