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某方面的迫切需求 (第3/3页)
袁耀。
“你来这看什么?”
“今,今日有百戏,臣来看戏。”
“我猜也是!”
刘邈点点头:“百戏中,你最喜欢什么?”
袁耀本来是想说迭案倒立的。
看小姑娘扭着那灵活纤细的小腰跳舞,有哪个男子不爱看?
不过那东西看多了也腻,所以袁耀还是说出了第二选择。
“以前是看大象,但现在却是看俳优。”
大象一样,也是物以稀为贵,但看多了也就那样。
所以现在袁耀的兴趣,正式从大象转移到了俳优上。
刘邈则问诸葛亮和司马懿:“你们可知俳优是什么?”
“自然清楚。”
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都没有来过女闾,但却属于理论知识都十分丰富的主。
“俳优便是逗笑说唱。许叔重所作的《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戏】。”
“不错,就是戏。”
刘邈身边的侍女赶紧往刘邈嘴里见缝插针的塞了一块鱼肉,仿佛在对刘邈说“别摸了,赶紧先吃一口”。
刘邈依旧不为所动,显然是既要又要。
“但孔明和仲达可知,百姓那么多项目,为何俳优流行了起来?”
通过方才的事情,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相信刘邈不是无故放失,显然必有深意。
诸葛亮:“因为百姓都看管了其他项目,但是俳优却能够做到百变,所以百姓喜闻乐见?”
司马懿:“难道是因为此项技艺不需苦练?所以艺人开始练习俳优?”
刘邈笑道:“都说对了,但都没说到点子上。”
“如今金陵的百姓,不敢说都是富足,但至少大部分人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
“如此,不为生计考虑,自然就清闲下来,而人一旦清闲下来,就想干点别的。”
“看百戏,逛女闾,都是他们想干的。”
“但正如孔明所言,这些终究会看腻的。”
刘邈又看向司马懿。
“好在,如今百姓中识字的已经不在少数。”
“这些人,能够创作故事。”
“创作的故事,不但紧张刺激,而且还不用乐人耗上半生的时间去训练,其成本更低,自然也就愿意去创作,练习俳优之事。”
“所以,俳优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乐人开始创新,更因为如今百姓中识字的人多了,所以才有人听这俳优。而一旦有了人听,那自然就有了人去做此事。”
就在此时,楼下声乐想起。
俳优,开始了。
乐人说了两段。
一段,是高祖斩白蛇起义。
另外一段,是西楚霸王被十面埋伏,自刎乌江。
果然,无论过了多久,高祖和项羽总是会以莫名其妙的姿势被绑定到一起。
以刘邈来看,这两段俳优都不怎么好。
可即便如此,表演还是受到周围百姓追捧,甚至有不少沉浸其中,还在追问乐人——
“那楚霸王怎么了?怎么了?你倒是说啊!”
对此,乐人只能是给予对方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这在说下去,可就要杀头啦!
而此时,刘邈忽然起身,惹的周围人一惊!
“陛下做什么去?”
“他们说的不行!”
刘邈嚎了两声,当做开嗓。
“你们且好好听着,我是怎么讲一段让大家都心甘情愿去出海的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