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章武律》 (第2/3页)
一来,刘邈不读书!
二来,天天去女闾听那帮人吹牛,这帮官吏什么尿性他还能不知道?
“是得想个法子!”
刘邈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群臣的时候,群臣第一个反应就是——
陛下疯了!
“可于律法上规定,凡年满六十者及仕龄达到三十者,每月可领钱一百。”
“……”
便是身为三公的王朗都谏言道:“陛下,此虽仁政,然何以钱为?”
王朗相信,这条律令一旦真的发布,会让底层小吏都对刘邈感恩戴德。
而供养六十岁以上老者这一条,也会极大减轻百姓负担。
但是!但是!
何以钱为?
钱呢???
不打仗了?不北伐了?不统一了?
大汉如今的府库固然充裕,但那也不是经不住刘邈这么折腾!
而刘邈对群臣的反应则有些奇怪。
只因此时参与修订律令的官吏中,有大部分都是可以享受这项政策的。
明明是给他们发钱,刘邈身为天子都还没来得及心疼,怎么他们反而还心疼上了?
刘邈也是颇为无奈。
“朕当年说过,使老者有所养。”
“可陛下没说过是这样养啊!”
“可朕已经说了,你让朕怎么办?”
眼看刘邈又要耍流氓,便是张昭也忍不住劝阻起来:“陛下,此事,其实可以暂且缓缓。”
“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北方尚有逆贼。若是骤然施行这样的政令,恐怕会有大祸!”
即便是张昭,也不同意施行这样的“仁政”。
诚然,如此规定,能够缓解官吏的贪污,缓解百姓的养老难题,使得青壮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更加轻松的投入到生产当中去……
但如今与袁绍之间的战役,以及与其余诸侯之间的纷争,才是如今最要紧的事情!
不过刘邈这次,同样态度坚决。
无非同意将每月将支出的钱改为八十,或者七十!为了赌气,刘邈甚至直接是将自己关在宫殿中不愿意出去!
群臣都是着急,唯有诸葛亮、司马懿神色有异。
“仲达想必也猜测到天子的意思吧?”
“在制订律法的间隙弄出这样的事情,陛下的用意未免太过明显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聚一处,仿佛洞若观火。
“新律令施行与否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陛下在提醒群臣,制订律法的时候,要偏向谁。”
刘邈,要的是群臣的一个态度。
不是群臣对天子的态度。
而是群臣对律法,对百姓的态度。
以往律法的制订者,屁股都是坐在自己这边的。
即便是如今,从王朗、张昭的反应来看,其支持的依旧不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百姓。
也正因为如此,刘邈才和大家忽然开始闹脾气。
“民受”这一观念,显然还并没有深入人心。
而既然没有深入人心,那刘邈这个天子之位,其根基便会受到动摇。
“陛下,是真的相信,自己的帝位,是来自于民受,而非天受。”
诸葛亮、司马懿不仅拥有着站在当世几乎堪称顶尖的智谋,同时也因为年轻,并且一出生就是在战乱之中,使其对新鲜东西的理解要远远超过一些老年人,所以很快便都明白了刘邈闹别扭的真正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