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雷厉风行! (第1/3页)
孙策一身戎装出现于程普、朱治等人面前时,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黄盖、韩当两人更是感性,不由眼眶红肿:“今日见伯符,恍惚间犹如老将军在世啊!”
孙策经历了一年丧期,心境更加沉稳。
与这些孙坚旧部一一行礼之后,孙策便道:“如今刘扬州命令,由我讨伐吴郡世家私设的坞堡田庄,还请诸位叔伯助我一臂之力!”
“自然!”
孙策摸着战马的鬃毛,扶着腰间孙坚留下的古锭刀,突然长舒一口气,抬头看向天边朝阳。
在富春的那一夜,周瑜确实与孙策说了许多。
孙策但凡有疑惑的,周瑜都会为其解答。
“公瑾,如今刘扬州还能容下我吗?”
“伯符,不瞒你说,其实之前我一直觉得主公不会让我来寻你。”
孙策当时蜷缩在草棚里,感受着夜间的寒。
“如今主公麾下的根本,一个是陆忠义,一个便是乌程侯旧部。”
“陆忠义对主公的支持主要在钱粮、人脉、名声上。而乌程侯旧部对主公得到支持则主要在兵事上。”
“前些日子,袁术刚刚册封你的堂兄孙贲为丹阳太守,这明显就是要挑拨乌程侯旧部与主公的关系,最好是能让乌程侯旧部与主公在江东争权夺利,兵戎相见。”
“这种情况下,你身为乌程侯之子,一旦回归主公麾下,必然会让乌程侯旧部找到主心骨。更别说我与伯符你的关系天下皆知……倘若你不服主公,或许只需振臂高呼,江东至少有一半兵马都会听从你的调动。”
周瑜直接将孙策最担心的话全部倾诉出来。
“所以,你担心主公容不下你,甚至想要杀你,你是这么想的吗?伯符。”
孙策只是隐隐有预感,并没有周瑜想的这么透彻。
所以当周瑜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孙策都觉得背后发凉。
孙策扪心自问。
假如自己是在刘邈的位置上,也绝对不会接纳自己,甚至恨不得处置而后快!
如此局势,孙策对自己在刘邈帐下的前景愈发觉得晦暗……
“但是……”
周瑜话锋一转。
“主公还是来了。”
“而且是与我一起来的。”
“伯符,若是主公真的不能容你,你觉得今日能见到我与主公吗?”
孙策没有想到周瑜峰回路转,瞪大眼睛看着周瑜。
“伯符,主公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即便是王朗、袁涣这些并非主公麾下的士人向主公提出意见,主公也会欣然接受,俨然是有着海纳百川之相,你为什么要担心主公会因为忌惮而伤害你呢?”
“我与伯符年少时常乘舟于河流中,应当知晓倘若顺应水流就会很快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反之如果不顾水流大势,便只会在河中彷徨挣扎,难道不是这样吗?”
最后,周瑜问了孙策一个关键的问题。
“伯符,你如今,真的有逐鹿天下的心思吗?”
孙策听后吓了一跳:“我如何会有那种心思呢?公瑾不能说这样的话!”
周瑜凝视着孙策,见孙策目光始终没有躲闪,这才不断点头:“希望伯符能够始终现在对我说的这句话。”
“我方才说,伯符若是振臂高呼,可能有一半兵马尽数投靠于你,其实并不是实话。”
“程公那些将领,心中各自都秉持着大义。主公虽然不像乌程侯那样有着讨伐董卓的功劳,但他在江东的所作所为无不证实了其拯救苍生、匡扶汉室的大志!加之自他们投靠主公以来,主公从未对其有过忌惮之心,还时常派人问候,赏赐其家眷钱粮布匹,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帮助你的。”
“就连我……”
周瑜轻轻一拳砸在孙策的胸口:“主公待我有恩,伯符待我有情。”
“我不想负主公,也不想负伯符。”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周瑜向来愚笨,也难有两全之法,不过是自裁以谢天下。”
“伯符,我今日之言,你可都记在心中?”
孙策沉默许久,终于也是挥出一拳,重重砸在周瑜胸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