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121章 发兵!

第121章 发兵!

    第121章 发兵! (第1/3页)

    许昭挣扎着从地上爬起:“鲁子敬!你与刘邈要做什么?难道真的要将这江东搅的彻底不安生你们才满意吗?”

    “你可知,我为何庇护盛宪?我为何之前不见你?为何要见许贡?为何现在又来到金陵?”

    许昭此时颇为愤慨:“我等为的,不过是江东安宁!不过是天下太平!不起兵祸!是你们!你们打着大义的幌子,又是征战四方,又是讨平天下!你们可想过,就因为你们,要死多少人?”

    连续几顶帽子被许昭就这样戴在鲁肃头顶。

    若是刘邈不来,江东还是那个江东!

    大家安居乐业,平安无事!

    是刘邈这头猛虎骤然踏入这片丛林,这才逼的丛林中的其他动物要对刘邈进行反抗!

    许昭此刻,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罪在刘邈!江东士族,同样乃是受害者!

    “祸乱人心,倒果为因。”

    鲁肃直到此时才知道,以许昭为代表的江东士人,并不仅仅是因为田产要被清算才这样抗拒刘邈或者其他外来势力,而是真的将自己当做身怀大义、保家卫国的有志之士!

    与中原不同。

    因为江东受黄巾之乱的影响较小,这些江东士族,依旧还活在过去的岁月中,以为是刘邈不让他们有好日子过。

    可但凡见识过黄巾之乱的士人都会明白一件事——

    世道不公,必有大乱!

    想要稳定秩序,必然要像烈火烹油一般重定秩序,这才能有太平盛世!

    正如陆康、顾雍一样。

    他们虽然也是江东士族出身,可毕竟常在江北的淮南,见识过黄巾之乱下的那副场景。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择支持刘邈,投资刘邈,甚至连三长、均田这种可能动摇士族根基的制度政策都选择了接受。

    他们这些江东的进步士人都明白,躲是躲不过去的。

    躲在淮南,袁术来了。

    难道躲在江东,就没人会来吗?

    或者不如说,幸好来的是刘邈。

    如果来的,是如西凉军阀那样残暴至极的独夫,亦或者是如袁术那样横征暴敛,不知体恤民力的敲骨诸侯,江东士人又该何去何从?难不成是要去交州吗?

    鲁肃耻笑许昭:“难道许君以为,江东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中苟延残喘吗?”

    许昭:“两百年前江东就超然物外,这一次又能有什么不同呢?”

    人,往往习惯性的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恰好。

    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大汉在两百年前经历过一次。

    那时有河北有光武帝,西蜀有公孙述,陇右有隗嚣、青州有张步、中原有刘永,就连荆州都有秦丰、田戎这样的诸侯崛起,可唯独江东没有产生这样的诸侯。

    而最后,其余地方都饱受兵祸,唯有江东没有在那场大乱中被波及。

    有着这样的历史经验,难道还不能说明,在江东就应该安分守己,不要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吗?

    “鲁子敬,你和刘邈这些外乡人不在乎江东本地百姓的死活!但是我们在乎!你们若是仅仅学那周昕一样占据丹阳,没有什么非分之想,那我们何至于冒着得罪汝南袁术的风险将刘繇招来?什么三长,什么均田,什么修筑城邑,别人看不出,难道我还看不出吗?你们分明就是要将江东往火坑里推!我们江东士族又怎能容你?”

    许昭之言,可谓慷慨!

    鲁肃此时也有些无语。

    并非鲁肃无法辩倒许昭。

    而是说,便是鲁肃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陆康、顾雍这样的真正的聪明人都能看出,如今天下,早已变了模样。仅凭江东一隅之地,根本无力抵御天下大势。

    但许昭这样感觉自己是聪明人,实则却蠢的没边的蠢人,却总不愿意面对现实。

    他们总觉得,天下大乱,不会乱在自己眼前。

    就算大汉成了什么样子,他们都能隔岸观火,然后等到天下出现一个刘秀那样的胜利者后,就将江东拱手相让,继续悠闲的享受生活。

    反正天下再怎么变,世家永远都是世家。

    与其费力不讨好的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去争霸天下,倒不如悠闲躺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