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得陇望蜀 (第2/3页)
“之前子敬说那吴郡太守许贡干了什么混账事来着?”
过了段时间,刘邈的记忆都有些模糊,好在鲁肃还记得——
朝廷本来任命的吴郡太守本是会稽名士盛宪,在其称病辞官后,时任吴郡都尉的许贡才统领吴郡,并数次迫害盛宪,想要除掉盛宪这个心腹大患。
当时鲁肃的榻上策中,便是要刘邈以盛宪之名讨伐许贡,如今也到了开始谋划的时候!
“臣打听过,盛宪此人在被许贡迫害后一直极为惶恐,如今正藏匿在余杭人许昭的家中。”
“许昭?”
又是一个刘邈没听过的人。
“他也姓许?和那吴郡太守许贡有关系吗?”
“并无关系,不过此人乃江东名士,与顾陆朱张皆交情深厚,甚至与那豪帅严白虎都有交情,受世人敬仰,所以即便是许贡,也不敢前往许昭之处加害盛宪。”
刘邈这下懂了。
合着这个许昭在黑白两道都有关系,甚至就连许贡这样的太守都不敢冒犯他?
“这江东,啧啧!”
之前在丹阳郡时刘邈还没有察觉到,可如今一接触到江东的腹地吴郡,各种牛鬼蛇神就跑了出来,将局势弄的扑朔迷离!
“有趣!既然如此,那好劳烦子敬往余杭跑一趟,去拜访盛宪和那个许昭。”
相比于静下心来解开这一团乱麻,刘邈毫无疑问还是想一刀斩乱麻来的干脆痛快!
鲁肃察觉到刘邈的决绝,立即道:“士族之间的事情,其实总归要放在实力的基础上,与其一上来就刀兵相向,倒不如以势压人。”
“主公之前斩祖郎、驱周昕,威震江东,怎能忘记采用攻心之计呢?”
“何谓攻心之计?”
“许贡自然不能拉拢,可那严白虎却并非一定要兵戎相见。”
鲁肃再次提起之前与刘邈提的榻上策。
“如今主公已经展示了能够杀死祖郎的武德,那为什么不再继续展示对山越的仁慈,以换取山越的臣服呢?”
“只要主公颁布三条政令,那臣有信心,不说能够让严白虎臣服,至少也能令其麾下山越不再同心同德。”
“哦?”
刘邈顿时好奇,同时也大手一挥:“莫说三条,便是三百条政令,只要能够解决严白虎这一大患,那都不是问题!”
通过丹阳境内的祖郎和周昕就能知道,江东各郡的势力与中原郡县有着很大不同。
豪帅,明明是一群匪盗,可在这里,却能够光明正大的生存。
与其说是两股势力,倒不如说更像是一郡之中的军政分离!
若是能够分化严白虎和许贡,就相当于给刺猬脱下了它身上的刺!
如此,只要将刺里面的那口肥肉吞下,就是这刺再锋利又有什么用呢?
事后刘邈从善如流,立即按照鲁肃的建议发布三条政令——
“第一条,从此以后官吏百姓中不能再有“山越”这样的称呼!”
越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受封于会稽,乃是正宗华夏后裔,不能再以“山越”之名与汉人分离。
“第二条,无论何处山越,只要愿意从山中迁徙,官府都将均予其田地,与汉民无二。”
山越中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口并不真的是山里的野人,相反,其中大多本来都是土生土长的汉人,只是因为兼并太过严重,没有了立锥之地。这才逃入山林。
这一条政令,便是保证了那些汉人山越的生存,对其进行内部的分化。
“第三,若有帅、大帅、豪帅这样的首领投诚,可立即获封校尉之职,成为官军。”
这一条,则是专门对那些山越首领的拉拢之计。
鲁肃这些天也打探过那些山越的事情,知道即便是一些凶名在外的匪寇豪帅,那也是时常心中畏惧,生怕官军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率军突袭!
这世上大部分都还是普通人,与祖郎、严白虎那样级别的山越首领总共也没有多少。
这些人心中其实还是向往平稳安定,所以鲁肃这最后一条便是说给这些人听的。
从法理上取消山越与汉人的隔阂,分化山越族群中本来的汉人人口,再诱惑其位于中间的首领,怀柔招揽。
如此三管齐下,即便是位于吴郡、会稽的山越,想必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