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三长、均田 (第3/3页)
出的大才之象!那是和周瑜、鲁肃一样的大才之象!
只不过相比于周瑜、鲁肃那种让人一眼看出就是天纵奇才的情况不同。顾雍表现的毫无疑问要沉稳的多,也要低调的多,颇有古时君子之风。
周泰朝顾雍敬酒:“来!顾长史!喝酒!”
顾雍本意是朝着周泰微笑以示和善,不过在笑完之后周泰立即面色大变,喝了酒后就匆匆离去,仿佛顾雍是什么洪水猛兽!
周泰后怕的坐回自己座位,心惊肉跳的问刘邈:“主公!顾长史是不是不喜欢我?我刚才朝他道喜,结果他却朝我龇牙!!!”
刘邈摆摆手,示意周泰朝顾雍看去,周泰这才发现顾雍几乎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龇牙……
“懂了?”
“懂了!”
周泰长吁短叹:“有才的人,果然都有些毛病。”
刘邈好奇:“那公瑾、子敬有什么毛病?”
“都督明明那么能打,长得却比娘们还娘们,这能不是问题?”
“主簿成天萎靡不振的,好像睡了好几个娘们一样,反正看着也不正常!”
“有没有可能……子敬那是累的?”
“哦~~~怪不得!”
……
等到敬酒结束,刘邈让周泰将自己案前另一卷竹简给顾雍拿去。
“元叹之前说尽快在流民之间划定秩序,确实是一条良策,我便写下此法,元叹以为如何?”
顾雍打开竹简,硕大的三个字写在开头——
三长制!
废除原本的基层三老制,改为取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显然,采用三长制度,可以快速建立起基层制度,稳固基层秩序,同时……
顾雍能从刘邈写的“三长制”中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三长制中的三长享有免除官役的福利,并且是由官府直接任免,毫无疑问是一次对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的大胆尝试!
以往大汉以孝治国,三老为大汉政权的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族世袭,使得官府逐渐丧失了凭借乡亭制度得到的基层权力。
现在刘邈的这份三长制度,显然就是要用官府之手强行改变以往的基层权力体系,让官府与基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也能让官府更加方便快捷的调动基层百姓,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因为三长制的设立,也能够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让人口数字尽量透明,不存在明明在耕种官府的公田,结果却将赋税交到世家大族手上的情况。
顾雍细细看了一遍“三长制”,立即对刘邈的方法表示认同。
虽然由官府直接控制基层这一尝试确实极为胆大,风险也高,可一旦成功,必然能够遏制后汉两百年来的土地兼并之举,确实是惠国惠民的良策!
刘邈见到顾雍没有反驳,立即长舒一口气。
三长制度虽然已经被历史验证为成功的制度,但毕竟年代不对,刘邈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可现在既然连顾雍这种专业人士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刘邈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啦!
刘邈随即又让周泰将桌上最后一卷竹简给顾雍拿去,要他观看。
顾雍见刘邈还准备了东西,一时之间有些疑惑。
之前他总是以为,刘邈将秣陵搞成这个样子,必然是没有治国的才能。
但刚才的三长制度却推翻了顾雍的猜想。
刘邈这分明是肚中有货,可不知为何,之前却不开始实施呢?
而等到顾雍看完第二份竹简,那本来平淡的语调中竟然神奇的多了几分色彩——
“臣方才说: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可臣终究才能有限,所能依仗的,不过是如火一般猛烈的苛责律法……可今日主公之策,却是只有真正有德者才能使用的宽政啊!”
与《三长制》一样,这卷竹简开头,同样有三个大字点明主旨——
《均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