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81章 榻上策(下)

第81章 榻上策(下)

    第81章 榻上策(下) (第1/3页)

    “凡人皆有心,凡有心皆有所求!”

    “能以敌方所求之物指之,便是攻心!”

    鲁肃干脆站起身来,竖起食指中指,肆意姿态,挥斥方遒!

    “山越不事农桑,便要下山劫掠。”

    “换个角度说,他们不过是迫于生存,不得不劫掠我大汉百姓!”

    “其实往年不是没有山越作乱,可唯独近些年来这扬州的山越愈发猖獗。究其原因,不过是战乱所至,土地荒芜,粮食欠收,别说那些出来劫掠的山越,就是种地的百姓都养不活自己,所以饿的人多了,山越的数目也就越多。”

    “故此,想要平定山越,关键并不在于兵力多寡,而在于境内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有足够粮食!”

    如果说刚才刘邈只是浅尝辄止,那他现在完全是正襟危坐,颇为严肃的看着锐意进取的鲁肃。

    鲁肃之才,刘邈自然知道。

    可即便如此,刘邈也没有料到鲁肃竟然已经提及到“生产力”这个关键。

    尽管鲁肃的这个意识还相当模糊,甚至不成概念,却也能够看出鲁肃的不同。

    鲁肃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更不同于如今习惯研究谶纬之言的儒生,动辄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天人感应……相反,富户出身的鲁肃反而更能明白社会规律,以及明白这些社会规律的人并非那些官吏、大儒,乃至天子,而是在土地里耕种,并最终变成财富的农民!

    刘邈此时越看鲁肃越是满意,同时也想好了鲁肃将来的用处。

    而鲁肃此刻全然不知天地为何物,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治国大计当中——

    “所以,一旦保证郡县稳定,就能够不让山越的数目增加,之后就只用安心实施削减之法,将山越慢慢铲除!”

    “府库中的粮食充足之后,就用它引诱敌人!武库中的兵刃筑造完备之后,就用它去震慑敌人!在与山越的对峙中占据上风后,要教导他们诗书礼仪、农耕纺织,让他们忘记在山中赖以生存的技能!如此,山越就与寻常百姓一般无二了!”

    对付山越,最关键的永远不是兵力强盛,而是自己的地盘是否稳固。

    地盘稳固,粮食就会充足,府库就会充裕,就能够装备士卒,逼迫山越坐下来和自己谈条件,然后慢慢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将其同化。

    刘邈再次点头,意味着鲁肃的对付山越的计策可以通过。

    鲁肃见状大喜,当即连水都不喝一口,立即说起第豪帅之事——

    “那些个豪帅,势力最大的就是丹阳祖郎和吴郡白虎。”

    “两人都是当地郡望出身,在江东有大量田庄、佃户,可都不成体系,刘扬州完全可以将其当做寻常盗匪!”

    “与山越不同,这些豪帅麾下虽诸多土地人口,却没有士人愿意帮助他们,他们的治理也是不成体系,只会呈个人悍勇,纵使现在看来最是猖獗,但其实不过土鸡瓦犬,不能长久。如今刘扬州麾下有周公瑾那样善战的将领,有乌程侯旧部那样的精锐,对付他们其实最为容易。”

    势力最为庞大,兵力最为庞大的豪帅,在鲁肃眼中反倒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轻易就可以击溃。

    要是这话让别人听去,估计会嘲笑鲁肃。可刘邈在听到后,亦是继续点头,显然再次认同了鲁肃的观点。

    就在将要说出第三个问题的解决计策时,鲁肃却突然话锋一转。

    只见鲁肃一手高举酒樽,一手却略带些冒犯的指着刘邈:“在此之前,吾有一事想要请教刘扬州!”

    刘邈自然没有介意:“但问无妨!”

    可鲁肃下一句话,却让旁边的陈瑀浑身僵硬,就连手中木箸都有些握不住,呆若木鸡的愣在原地。

    因为鲁肃问刘邈的那句话是——

    “敢问刘扬州,当真只愿在这乱世中做一守土之臣吗?”

    不做守土之臣,还能做什么?

    而今天下,便是袁绍袁术也依旧自称汉臣,没有僭越,难道谁还敢有别的想法吗?

    刘邈仿佛与陈瑀心意相通,直接将陈瑀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