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成为作者的路 (第2/3页)
拯救了我。
    那一年,小时候借给迪迦的光他还给我了。
    沃姆这本书是我人生第二本书,直接干到了千钧,从月入600变成了月入8000。
    当我看到8000稿费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
    那天晚上,我吹了一晚上空调....然后第二天感冒了。
    沃姆真正的把我拉回了人间,我也第一次用自己赚的钱在新年的时候请家里人吃了团年饭。
    也是因为跨度太大,我飘了。
    沃姆写了2年多,让我觉得写书也没有那么难。
    但后面,社会的毒打来了。
    22年,整整一年,我的书全部扑街,写了十几本,没有一本赚钱的,甚至还有很多签约都没过。
    23年,我又拮据了,沃姆给我的收益撑了一年空窗期,终究还是花完了。
    我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在黑暗中向往光来救我的时候。
    但我更知道,光已经救过我一次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次能救我的只有我自己。
    沃姆无疑是在我的认知里面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不会拆人家的书,但我自己写的书我自己能拆。
    23年一月份,我把沃姆那一本300多万字的书全部看完了一次,去看读者的评论。
    那是那一年,我第一次认知到了我擅长的类型。
    群像与抽象。
    我决定从头开始,离开了某点,来到了番茄。
    来番茄的第一本书....肖邦诞生了。
    并且...肖邦成功了!
    它真正的让我进入了月万作者的行列,一本书把我顶上了五级作者(那时候满级还是三级)。
    甚至肖邦这一本我写的有点得心应手,可以说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肖邦是我自信心的巅峰。
    这个时候,我有了野心,准备重新走一趟原创路。
    因为不管是同人还是文娱,它都不是原创作品,没有改编权。
    曹泽诞生了,但他确定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只有三十万字就被我果断切掉了。
    因为根本没量,没人去看,但我也没有过度的去担心。
    我又开始复盘,从肖邦的故事里面获取经验。
    看完肖邦,我发现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