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熵痕:终末静默 > 第九十三章:龙柱秘辛与千年暗影(上)

第九十三章:龙柱秘辛与千年暗影(上)

    第九十三章:龙柱秘辛与千年暗影(上) (第2/3页)

    云芷并未理会她们的震惊,继续用那古井无波的语调讲述起源:“此事,需追溯至秦昭襄王时期。周赧王献九鼎于秦,昭襄王携鼎归秦。途经渭水时,变故陡生。”她的描述带着画面感,将众人拉回那个古老的时代:“《秦记》残卷隐晦提及,‘龙纹赤鼎,感应水脉,跃入渭水,浪涌三日方息’。非是意外坠落,而是那尊刻有龙纹的赤鼎,与渭水龙脉产生共鸣,主动入水。”

    “其后,”云芷继续道,“秦廷秘密征发方士与水工,于鼎没处构筑水府,以鼎为基,合以金人十二之势,聚拢水汽龙脉,铸就了第一根祀龙柱。其目的,非为镇压,实为滋养、锚定秦地龙气,为日后一统蓄势。其余八柱,亦在统一前后,依堪舆之术,秘密植于华夏各地龙脉节点,构成网络。蜀中因其地脉特殊,埋藏六根,成为重要枢纽。”

    李老此时接口,解答了一个萦绕在张萌萌和唐璐心头的疑问:“此前你们在蜀中大学对付林默时,之所以未见祀龙柱,是因我山东总部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先于耶梦加得一步,已将其所在区域的那根柱秘密起出,并进行了最高级别的收容。耶梦加得在蜀中疯狂寻找,目标正是剩下的、他们未知确切位置的五根。”

    张萌萌深吸一口气,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她忍不住追问:“云芷先生,祀龙柱…究竟有何作用?耶梦加得为何如此执着?”

    云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张助理,唐调查员,华夏十二生肖,其余十一,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皆真实存在,可触可感。那么,位列其首的‘龙’,难道…就一定是虚无的图腾吗?”

    此问如同惊雷,在安静的会议室炸响!张萌萌和唐璐瞬间瞪大了眼睛,心脏狂跳!龙…真实存在?祀龙柱与真龙有关?这个猜想太过惊人,几乎颠覆了她们的认知!

    云芷并未等待她们想明白,继续道,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邃:“祀龙柱,关乎的是一种‘存在’的根基,一种超越寻常认知的‘力量’源头。耶梦加得追求的所谓‘圣婴’,或许只是窥得此力皮毛后,妄图窃取而制造的…畸形产物。”

    她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更深层的威胁,语气变得凝重:“然而,耶梦加得,看似是当代兴起的邪教组织。但根据皇陵秘档及各朝零星记载,类似企图,自古有之,绵延千年,其目标,始终指向祀龙柱。”

    接着,云芷开始引用各朝代的古籍记载,她的声音仿佛带着历史的尘埃,将一段段被岁月掩埋的秘辛展现在众人面前:

    “汉代记载,” 她首先开口,声音变得古朴而神秘,仿佛在吟诵某种古老的箴言,“《西京杂记》逸文有云:‘武帝元狩间,有身毒眩人,貌深目高鼻,携幻术入长安,夜窥昆明池底,欲动镇水神铁。池水翻涌,隐现龙形虚影,眩人惊遁,遗赤色弯钩及异域符文羊皮卷。’” 她解释道:“昆明池底,便隐有一根祀龙柱。身毒眩人,即古印度幻术师,其目标明确。”

    “唐代记载,” 云芷的语调带上了传**异的色彩,“《酉阳杂俎》补遗载:‘天宝末,有波斯商胡并大秦僧数辈,形貌殊异,髯发皆赤,夜伏大理寺狱垣,目射幽光,欲窃狱底龙石。金吾卫巡至,格斗间,胡僧身化青烟,倏忽不见,唯遗一串琉璃舍利。’” 她补充道:“大理寺狱底‘龙石’,即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