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河阳之战(三) (第2/3页)
反应。
“我军败了!快逃命啊!我军败了!”晋军中的三千鲜卑精骑奉刘义真之命,用鲜卑语齐声喊道。
长孙道生的冀州步骑以汉军为主,因为听不懂鲜卑语,没受什么影响。
这也正常,尽管北魏统治河北已有二十年,但语言的隔阂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北魏末年,高欢在信都(河北衡水冀州区)建义,下达军令时,必须先用鲜卑语说一遍,再用汉话说一遍。
然而,于粟磾的另外四千鲜卑步卒,在看了本方骑兵狼狈奔逃的模样,又听到‘我军败了’的呼喊,一时间无不丧胆,同样转身便跑。
长孙道生的一万冀州兵受其影响,也没了战意,一场溃败就这么发生了。
段宏见到这一幕,知道机不可失,大喝道:“还能提得动刀枪的,都与我出阵厮杀!”
说罢,率先领着亲兵冲了出去。
其余晋军也不愿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纷纷跟着他离开了车阵进行追击。
河内精骑逃得太快,他们丢盔弃甲,只带了绢布,可谓轻装上阵,刘义真根本就追不上。
他并不气馁,转而大声下令道:“别追骑卒,随我截住他们的步兵!”
只要拖住了魏军的步卒,等身后的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带着己方的北府精锐赶到,便能将他们尽数吃下。
远方,奚斤看到魏军先胜后败,气得浑身发抖,但他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立即向刁雍下令:“留下骑卒,速速统领步兵上前,阻击晋军。”
刁雍大惊失色。
如今晋军气势如虹,自己麾下将士并非精锐,又受到战场形势变化的影响,士气几乎跌落谷底,这时候让他带兵阻击晋军,奚斤这一举动明摆着就是想牺牲刁雍的军队,尽量保住于粟磾的河内鲜卑兵与长孙道生的冀州汉军。
说到底,除了拓跋嗣交给刁雍的一千骑卒,其余将士都是刁雍在中原地区招募的流民。
在奚斤眼中,这些人的生死无关紧要,在他们与河内鲜卑兵、冀州汉军之间,奚斤好不犹豫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