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黑幕降临 (第1/3页)
    邓艾被抓的事情,其实只能算是如今时局里头“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羊琇前往长安大都督府,参加司马昭家宴的同一天,司马昭让司空荀顗向“朝廷”上奏:因灭国之功,请天子曹奂册封司马昭为晋王!
    知情识趣的曹奂,当天就答应了,命荀顗起草诏书,盖上玉玺,随即就通过了任命!
    整个流程如同行云流水,不到一个时辰就办完了。
    除此以外,司马昭还拿出了他蓄谋已久的大招:改制,准备建国!
    司马昭向曹奂上书(其实就是通知一声):
    国家制度许久未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了。
    所以我命贾充修正法律,命尚书仆射裴秀主持重整官制,命太保郑冲总领裁决,以适应新时代。
    然后,国家新设五等爵制度,以犒赏功臣。
    这一招前面几个都是“常规选项”,即便是司马昭没有说,此前也一直悄悄在调整。
    真正的厉害之处,其实在最后一项。
    所谓“五等爵”,说白了,就是通过分封土地和食邑户数区分等级,形成以“王、公、侯、伯、子、男”为基础的九级爵位体系。
    如果只是虚名倒也罢了,关键是这个“五等爵”,还规定了爵位可以占有的封地面积,那可是实打实的利益。
    司马昭画好了饼,等着世家天龙人们捧他的场。圈了地,这些人就可以在那些地方巧取豪夺。
    谁捧场,谁就能封爵占地;谁跟司马家对着干,都不需要司马昭出手,只需在爵位的册封上动一动手脚,就能把反对他的人玩得欲仙欲死!
    封爵的这些人,便是司马昭改朝换代的基本盘!也是他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被曹髦之死耽误了几年的杀手锏!
    羊琇晚上赴宴,惊闻司马昭已经是晋王了,还听说了五等爵之事。一向能说会道的他,竟然语塞了半天。
    他原以为司马昭搞这些“升级选项”,那至少也要等伐蜀大军回归以后,在洛阳进行。朝会开个几场,再来一些婉拒啊,力荐啊之类的拉扯戏码,最后再通过这些条令。
    没想到司马昭的吃相这么难看!压根连朝会都不开,就直接上马了!
    司马家把本该属于皇帝的一部分权力让渡出来,让世家可以在地方上圈地跑马。如此谋划,肉食者们自然是期盼着早点改朝换代。
    开国之日,便是上桌之时!菜单上的好东西多的是,人人有份!
    至于羊琇擅自脱队的“大罪”,已经是晋王的司马昭完全不当回事。
    他大手一挥,不仅免罪,还以“举报有功”为由,给羊琇封了个“关内侯”,让他回洛阳,在司马炎身边整理文书,帮司马炎应付日常杂务。
    而钟会之事,羊琇压根就来不及开口去说。司马昭都给他封侯了,这就已经在表示:我知道你的忠勇,事情到这里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废话,不提也罢。得了便宜就好好待着,不要卖乖。
    你这么忠勇,怎么不在蜀地跟钟会斗一斗呢?有个鸡儿可说的!
    司马昭显然不是傻子,羊琇的要求他肯定能满足,但也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毫无战功的羊琇,就因为是亲戚关系,便能被司马昭封关内侯。而自伐蜀开始,就屡建奇功的石守信,至今连一根毛都没有捞到。
    不得不说,司马家的用人之道,便是先看你是不是“自己人”,再来谈其他的。
    自曹操开始的“用人唯贤”之法,已经随着九品中正制和五等爵的颁布,逐渐名存实亡了。
    随着蜀国的灭亡,三国时期“百舸争流”的勃勃生机慢慢被人淡忘,世家铁幕开始徐徐降下。
    饕餮盛宴,准备开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