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小冰河时代来临 (第3/3页)
非只呈现在庙堂之上。
钱塘江畔, 老秀才施耐庵与弟子罗贯中原本正为《三国演义》的稿本争得面红耳赤,此刻却双双呆立,如同泥塑木雕般望着天空。
施耐庵手中的毛笔“啪嗒”掉入江中,他都毫无察觉。他指着天幕上那断流龟裂、甚至局部冰封的河床,声音发颤,对旁边的罗贯中说道:“贯中……你瞧见了吗?钱塘江……钱塘江居然能断流冰封?这……这谁敢相信?这写进话本里,都要被人骂是胡编乱造,欺哄孩童啊!”
罗贯中也是面色发白,喃喃道:“老师……若人间已是这般景象,那桃园结义、诸葛借东风……还有何意义?在老天爷面前,人力……竟如此渺小不堪吗?” 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而此时此刻,大明境内的无数州县乡村,无数百姓仰头望天,看着那二百多年后的惨状,虽知并非当下,仍感同身受,瑟瑟发抖。寒冷与饥饿,是刻在农耕民族基因最深处的恐惧。
“老天爷发怒了啊!”有老者跪地痛哭。
“咱们洪武年,不会也……”有妇人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满眼恐惧。
“要囤粮!要多囤粮!”这是地主乡绅们最直接的反应。
奉天殿内,朱元璋缓缓坐回龙椅,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他不再怒吼,不再斥骂,只是用一种极度疲惫又极度冰冷的语气说道:
“都看到了?咱的大明,最后不是亡于建州女真,甚至不是亡于流寇内贼……”
他抬起手,指向那依旧在展现冰封地狱景象的天幕。
“是亡于这天!是亡于这贼老天!”
“但是——”他话音陡然一转,变得狰狞起来,“天灾要命,人祸更甚!若朝廷得力,仓储充盈,调度有方,赈济及时,未必不能熬过去!就像咱当年,若元朝官府有作为,咱一家何至于……”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汹涌的杀意再次弥漫开来。
“传旨!即刻令户部、工部,给咱重新核算天下粮仓、府库!咱要知道,若是此刻……若是此刻咱大明也遇上此等天灾,能撑多久!”
“给咱拟个条陈,如何广积粮,如何修水利,如何应对大寒大旱!要快!”
一场跨越二百年的天灾预警,让洪武皇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激发了他最强烈的求生和维稳本能。小冰河期的阴影,提前笼罩了洪武十三年的明朝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