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科技奥运先进奖,验证成功【三合一】 (第2/3页)
更是依靠多多尺度解析筛法推动数论界发展,被海外媒体称作东方数学新星。
    连带他们箐华数院,都成立了专项课题,研究多尺度解析筛法在数论其它问题上的应用。
    这使得燕大数院彻底把他们箐华甩在后面,连带今年暑假招生都不太顺利。
    因此他并没有把徐铭简单当做学生,而是用面对许崇兴的态度主动搭话,并发出邀请展示自身友好,毕竟箐华和燕大之间也是有合作项目的。
    “徐铭同学。”
    “咱们可有段时间没见了,都未来得及恭喜你在数论领域取得的成果。”
    “我们箐华数院的学生,可很期待和你交流。”
    “谢谢佟教授,有机会我也想感受箐华的氛围。”徐铭不紧不慢礼貌应声回答。
    倒是许崇兴全程紧盯着佟永峰,似乎生怕对方挖人。
    毕竟当初他从数院挖人,那始终在燕大,若跑去箐华就完全不一样了。
    两家高校合作归合作,但依旧改不了老对头的事实。
    没办法。
    有竞争才能进步嘛。
    好在佟永峰没有过多谈话,待徐铭回答后,便主动结束话题沉默起来。
    紧接着碍于双方所在位置,为避免堵路影响,就一起进入到颁奖典礼会场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颁奖形式,和之前燕大年度人物学术之星相比流程类似,首先相关领导讲完话,便正式进入到名单公布环节。
    ……
    整个奥运会期间,为保证数字奥运成功,全国有着很多技术团队竞标成功。
    涉及到的技术更是包括多个领域。
    除很多高校外,还有中科院的下属研究所,可以说奖项争夺相对来说是比较激烈。
    至于评奖标准,则主要包括先进程度,潜在应用价值和影响力。
    而台下相比较其他技术团队成员,所表露出来的紧张和忐忑心情,徐铭等人却始终保持着平静淡然。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形容,那便是胸有成竹。
    先不说他们的WiFi无线定位方案,其中加权矩阵公式和曲率补偿模型,受到呜奥组委评审委员会认可,更得到负责人张乃同院士的称赞。
    加上相关论文在无线通信汇刊顶刊发表,无论怎么看都有资格拿到奖项。
    另外还有一点,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他以工作人员身份前去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张乃同院士口中得到一些关于今天颁奖典礼的情况。
    就这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让大家最期待的事情,终于在台上发生。
    “下面要颁发的是,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让我们有请来自燕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部团队,上台领取你们所获得的这份荣誉。”
    当主持人的话音落下,顿时浮现出关于获奖技术方案的介绍。
    以及测试和奥运现场应用画面。
    许崇兴闻言也终于松了口气,脸上堆满笑容,起身向身旁几人交代句。
    “现在还可以整理形象,等跟我上台领奖,就不允许有其它动作了。”
    “到时可是要上报纸的。”
    说完下意识伸手稍微抚平下衣服,迈步朝台上走去。
    林伟和郭昊强王雯丽等人,则手脚略显慌乱,边跟上边互相确认发型。
    主要这又不是明星颁奖现场,每个人还做上造型。
    有些团队中的学生,看样子估计是睡醒就来了,丝毫没有特意去在意形象。
    但既然获得了奖项要上报纸,那肯定多少要注意下。
    “林伟我头发不乱吧?”
    “师兄快帮我看看我头发要不要扎起来。”
    “快跟上导师。”
    徐铭把大家的表现看在眼里,嘴角不由得上扬,但自己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这每天锻炼的身材外加俊朗相貌,往那一站就是最佳拍摄镜头,为避免把大家风头不小心全抢光,只好尽可能让自己显得普通些。
    与此同时。
    路过佟永峰他们团队,只见对方站起身送上祝贺。
    “恭喜啊许教授。”
    台上主持人同样没有停下,播报燕大出WiFi无线定位系统在奥运中起到的作用。
    并在许崇兴和徐铭他们站到台上后,邀请张乃同院士作为颁奖嘉宾。
    “有请科学院无线通信研究所张乃同院士,为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项获奖人员颁奖。”
    张乃同和徐铭等人可以说非常熟悉,再从礼仪人员手中接过奖杯和荣誉证书颁发时,不忘勉励上两句,只有到了徐铭这里成了意外。
    “等下先别急着下台。”
    徐铭从张乃同手中接过证书,尽管对这句话感到有些诧异还是点了点头应声。
    “好的。”
    很快领完奖众人下台,只剩下徐铭时,主持人未作迟疑继续往下念稿。
    “接下来由张乃同院士,继续为燕京大学徐铭颁发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奖。”
    “徐铭在奥运核心场馆无线定位中……”
    把主持人的话听进耳中,徐铭颇感意外,没想到除集体奖外还额外给他颁发了个人奖项,这放在今天的所有奖项中都属于个例。
    念头正停留在这里,只见张乃同已经把新的荣誉证书和奖杯递过来。
    “祝贺你。”
    “谢谢张院士。”徐铭接过礼貌回应。
    张乃同再次开口道:
    “这是应得的荣誉,相信你以后会站得更高。”
    话落又主动站到侧面两人合影。
    随即当徐铭走下台时,脑海里还在想这事,明白或许是因为北斗导航项目才加了这个奖项。
    毕竟目前北斗尚未实现全球组网,核心参与人员的身份都是保密状态。
    暂时也就无法参与国家技术奖励大会评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当是借助奥运场馆技术,提前先补偿他。
    当然他并没去想太多,回到台下待环节结束,便又积极参与大家的话题。
    “晚上我们找个地方庆祝下吧?”
    “没问题。”
    “今天太高兴了。”
    王雯丽主动提议这么句,接着又看向徐铭,比较好奇的询问一句。
    “徐师兄打算怎么去花奖金?”
    这次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奖有五十万奖金,按照徐铭对项目做出的贡献分配,自然能够得到不少的份额,再加上还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先进奖。
    倒称得上是笔不小的数字。
    尤其对于在校生来讲。
    徐铭说实话压根没怎么关注过这块,毕竟他平时在学校里基本找不到花钱的地方,全部由学校的奖学金买单。
    外出参加会议或者科研项目,费用也均能报销。
    上回获得燕大年度人物学术之星的奖金,到现在都还搁银行账户上躺着。
    不过按照他原本打算,要在燕京买房子的话,眼下全加一都是不够的。
    毕竟像燕京大学周边的房子,哪怕老盘都早就每平米达到一万多,连郊外最便宜的也超过五千块,是其他城市以及县城无法相比的。
    特别随着这次奥运会圆满成功,整个燕京的房价还会迎来飞涨。
    思忖至此他也没卖关子,随口如实回答。
    “这些奖金可不够在燕京买房的。”
    几乎是话音落下的瞬间,王雯丽顿时怔住,实在找不到话往下接。
    徐铭既然决定以后也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