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来自东方的数学新星【二合一求订阅】 (第3/3页)
甚至奠定者。
    徐铭之前就在考虑,自己的博士课题,毕竟院里他可还有几十万经费呢。
    不递交课题怎么申请使用。
    刚好和陶哲轩交流后,对多尺度解析筛法有了新的优化思路。
    就算不能彻底解决孪生素数猜想,也可以使其有突破性的进展。
    “我也很期待陶教授对孪生素数猜想的工作。”徐铭嘴角挂着笑容由衷回答。
    想到能和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进行数论领域内的学术竞争,整个人不免从心底涌现出一股斗志。
    ……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徐铭主要以听报告为主,这对他来说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关键比泡在图书馆看文献资料效率的多。
    有疑惑可以随时提问。
    这使得他的数学学科经验值,又上涨了不少。
    尽管距离升级为4级学科还有很大空缺,但却能看到明显的希望。
    而国际数论会议的最后一天,徐铭和陶哲轩等人则受邀前往马普数学研究所访问。
    马普数学研究所作为徳国知名研究所,在数学界同样有着不低的地位。
    面对难得的机会,徐铭不再局限于数论。
    反而会主动请教关于算术几何,微分几何和拓扑以及代数几何数学分支内容,当这些相应的问题提出来,连陶哲轩都不由得为之侧目。
    万万没有料到,徐铭作为数论领域的天才,竟对其它数学分支也有研究。
    要知道徐铭的年龄实打实在那放着,哪怕再天才学习的总时间是固定。
    正常来说能在数论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并且创造出多尺度解析筛法这项强大工具,起码要投入绝大部分时间。
    结果从提问内容来看,可一点不像只懂浅表的样子。
    面对这种情况,心里对徐铭的数学天赋认知,不由得再次提高很多。
    同时在心里面打定主意,等国际数论会议结束,返回学校便立刻着手对孪生素数的证明。
    甚至要联系几位数论领域的好友,来合作研究。
    否则这份学术成果,真有可能被徐铭抢先。
    他可不想哪天早上醒来,便看到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新闻报道。
    徐铭对于陶哲轩心中想的事,自然是不知晓,晚上从马普数学研究所回来。
    便又被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卡茨教授,主动找上门来商谈事情。
    “卡茨教授,快请进。”
    徐铭从里面打开房门,看到卡茨教授的身影,忙作出请的手势热情招呼。
    对此卡茨教授并未拘谨,大方走进去后坐下。
    并且他也没有故意去卖关子,随即就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来意。
    “今天我是代表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教授,想与你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
    早在参加国际数论会议前,萨纳克便特意交代过关于长久合作的事,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徐铭今后论文,能够继续发表在数学年刊上。
    避免被其余三家数学顶刊挖人。
    如果是在之前,那么邮件上交流就可以,毕竟谁又能保证还有达到数学年刊标准的论文。
    可卡茨在亲眼见到徐铭,以及听完报告后,心里非常确定徐铭拥有的数学天赋和潜力。
    尤其他还听到了徐铭和陶哲轩的讨论。
    对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颇有信心,认为又会有一篇令数论界震动的论文。
    要知道相比较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孪生素数无论从知名度还是热度,那可都有着近乎断层式的领先。
    如此像这样的论文,肯定要继续在数学年刊发表。
    否则一但出现在另外三家顶刊上,说不定数学年刊的影响因子都会下降。
    徐铭先前收到数学年刊编委会邮件时,便和田纲院士以及导师谈过此问题。
    眼下倒也没必要去找田纲院士。
    略作思索后,未作迟疑便给出肯定回答。
    “当然没有问题,我很乐意与数学年刊合作。”他斩钉截铁的沉声讲话。
    首先对于数学界的四大顶刊,他无论发表在哪家上面都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当某位数学家的名气达到一定程度,学界只会关注论文内容而非哪家期刊。
    既然首次投稿数学年刊,合作交流上非常愉快,又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发表,那肯定没有更换的道理,况且田纲院士还和主编萨纳克是朋友关系。
    卡茨教授听到徐铭的回答,脸上顿时堆出灿烂笑容。
    下秒。
    他没有耽搁时间,又开口提起另外一件事。
    “另外我谨代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想向你发出正式访问邀请。”
    “访问?”徐铭感到意外。
    自己才刚结束国际数论大会,又分别访问了波恩大学和马普数学研究所。
    眼下正需要时间,来消化脑海中的数学思路。
    确实不适合立马前往普林斯顿。
    再说如今这个日期,明显和他原定的规划冲突了。
    思维运转到这里,徐铭很快打定主意,目光看向面前的卡茨教授给出理由婉拒。
    “真是抱歉卡茨教授。”
    “众所周知我的国家即将举办奥运会,在这么重要时刻我想我应该留在燕大。”
    “还有我答应了别人,要和她一起观看开幕式。”
    对于即将举行的燕京奥运会,毫无疑问已经是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大新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果然。
    卡茨顿时拍了下手,当即表示道:
    “是我忽略掉这场全球瞩目的庞大盛会,失信也确实非一位绅士所为。”
    话音刚落又再次补充。
    “这份邀请长久有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随时欢迎你前来访问交流。”
    “有机会我定然拜访。”徐铭郑重回答。
    目送卡茨教授离开房间,翌日徐铭他们也不在耽搁。
    早上便前往法兰克福机场,坐上返回燕京的航班正式结束此次波恩大学之行。
    也就在飞机顺利落地的当天,多家海外媒体对国际数论会议的新闻报道,正式传回到国内引起热议。
    除特别提及来自燕京大学的学生徐铭,因突破性的数论筛法工作成为焦点外,标题更是使用了来自东方的数学新星这种少见高评字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