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东南多事之秋 (第2/3页)
如此识相,于是同意接纳徐约,至文德二年,五月末,孙儒已经占据了扬,润,常,苏四州之地,并自请淮南节度使之职。
而杨行密撤回庐州后,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来扩充自己的力量,于是杨行密又问询袁袭,言:“吾欲整装兼程,西取洪州,可否?”
袁袭言:“钟传新得江西之地,其势方炽,未可速图也,而秦彦入广陵时,尝召池州刺史赵锽,付以宣州,今彦既死,锽失所依,守宣非其本志,且其为人非公之敌,故锽可取也。”
于是,杨行密率军攻打赵锽,两军战于曷山,杨行密大败赵锽,进而围困宣州,赵锽弃城逃去,随后被追兵所追,身中二十余矢而死,杨行密夺取宣州。
攻下宣州后,杨行密自领宣,池,歙三州都团练,观察使之职,池州刺史赵乾之,歙州刺史陆希声相继归附。
同年,朝廷召陆希声入朝为官,迁任给事中,陆希声博学善文,工于书法,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书传世。
这等文才之人,于这乱世中,却并不为武夫军头所喜,离开混乱的东南之地,去往关中,或许对其而言,更是一件幸事。
…………
而更南边一些的威胜军节度董昌,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没有对外征伐,但是董昌也是要玩一些新鲜的玩意,来给唐末这个大舞台,增加一些新闻。
在董昌数次击败刘汉宏后,由于兵力增强,朝廷为了稳住东南财赋重地,于是加封董昌为义胜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
刚开始的时候,董昌为政还挺廉正公平,百姓安居乐业,可以算是武夫中的一股清流。
而那时还是中和年间的时候,天下藩镇对朝廷的供奉,断断续续的,甚至还有很多一分钱都不给的,比如河朔三镇。
只有董昌坚持向朝廷大量进贡珍宝,而且每次派遣五百士卒押送,如有差错,全体处死。
如此忠心耿耿的节度使,怎么能不得朝廷欢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