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2章 吹响新明州建设元年的号角 (第2/3页)
工,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完成好第二阶段的任务,为‘新明州’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
会场内响应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
郑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色。
“这第二阶段的难度和复杂性,远高于第一阶段。我们要面对的,可能不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重塑,更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社会治理方式和民生保障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创新!”
“这不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就能完成的。”
“它将触及更深层次的利益调整,也将考验我们的智慧、担当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建设的‘新明州’,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新城,更是一个发展理念新、产业结构新、城市功能新、生活品质新的未来之城!”
“这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需要我们整个明州上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
“同志们,‘新明州建设元年’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建设实践中来!”
初春的阳光洒在明州大地,护城河两岸新栽的垂柳已抽出嫩芽。
城投集团二期规划的启动,就像在刚刚深耕好的沃土上,撒下了一把生机勃勃的种子。
这些种子很快破土、开始成长,
首先是活力。
二期规划不再是单纯的住宅改造,而是重点引入“社区生活圈”,除了改善民生,更要激发市场。
最典型的例子是老棉纺厂家属院片区。
这里曾是明州最典型的“老、破、小”区域,房屋老旧,道路狭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经过一期的改造,道路拓宽了,管线入地了,楼房外立面翻新了,还增加了社区食堂、养老院、儿童乐园……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本身就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如厨师、护理员、图书管理员等。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建的沿街店铺和社区商业中心,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创造了持续的税收。
城投集团利用自身优势,成立了专门的社区商业运营公司,统一规划、招商、管理。
在避免了改造后商业无序发展的问题的同时又形成了良性的商业生态。
一个煎饼摊的大妈笑着说:
“以前这地方,鸟不拉屎!现在好了,人多,生意也好做了!”
其次是消费。
城投集团在一期改造中,就特别注意保留和提升商业价值。
在二期规划中,这一点更是被提升到战略高度。
比如,在改造后的和平路步行街,引入了不少知名连锁品牌和老字号,同时,也扶持了一批本地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
甚至,他们还联合文旅部门,打造了几条特色商业街区,比如“明州老味儿”美食街、“匠人工坊”文创街……
这些特色街区,不仅吸引了本地的居民回流消费,也成为了周边县市区,甚至少量外地游客的打卡地。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根据城投集团的统计,一期改造完成的十七个重点片区,光是新增的商业面积就超过了二十万平方米。
这些商业设施的繁荣,极大地活跃了周边区域的经济。
城投集团牵头,整合周边的商业资源,打造了“夜食”、“夜购””夜游”等项目。
“夜间消费”带来的收入,在城投集团的总营收中占比越来越高。
不仅弥补了之前的投入,甚至开始为集团贡献持续的利润。
最后,就是文化。
在郑仪的理念之中,文化与归属是紧密相连的。
城投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