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配件丰收,田师傅的纠结! (第1/3页)
介绍完规则,桑尼瓦伦丁没再多跟着,让人取来一支记号笔递过来:
“您要是看中哪辆车,直接用记号笔做标记就行,后续我们会安排师傅统一拆卸。”
“行,麻烦了。”
程野接过笔,桑尼瓦伦丁很识趣地带着警卫退到了远处,给两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等人走远,程野转头看向田师傅,开门见山道:“我打算组个商队,专门跑卫星城之间的路线。”
“您?”田师傅眉头一皱,语气带着几分疑惑,“据我所知,检查官按规矩是不能私自开设商队的吧?”
“你还知道这个。”
程野咂了下嘴,解释道,“原则上是这样,但也有例外,比如我这商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幸福城各卫星城的贸易流通,把卫星城产出的东西运到其他地方卖,满足外来消费者的需求,不算违规。”
“那商队的收益从哪儿来?”田师傅思索着追问道。
“信誉、口碑、体系、渠道!”
面对田师傅,程野没打算遮遮掩掩,这些门道本就只有检查官能玩得转,还得有对局势的把控和足够的思维高度才行。
他语速不慢,连珠炮似的说出脑子里的想法:
“先靠货物贸易给商队攒信誉、打名气。”
“再用各卫星城兜底售后,把口碑提上去。”
“等形成能循环的体系,就相当于在每个卫星城都有了自带号召力的固定销售点,消费者会主动来买。”
“最后是渠道,我做这些的核心是引流,把所有人的目光引到我下一个项目上,那才是真正的收益点。”
田师傅早年走南闯北,还在灰暗地带混过,脑子转得很快。
他琢磨了片刻,就摸清了这套模式的逻辑和盈利点,却还是故意问道,“您就不怕我把这些告诉其他人?”
“三流杀手想活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程野没直接回答,笑着反问。
田师傅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三流杀手可没本事给您带商队。”
“其实没那么危险。”
程野摇了摇头,语气很坦然,“这件事对所有检查官、所有卫星城都有利,而且这套模式只要摆出来,很快就会有人学、有人仿,说不定检查站没两天时间,自己都会搞一套物流体系来运转。而我之所以不把方案交给检查站,是因为没必要,卫星城之间互通有无是早晚的事,这么近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各自独立发展。”
“那您.”
“区别在于收尾,在于下一步的动作。”程野淡淡道,“哪怕我的商队最后只占十分之一的份额,光靠收尾阶段的客群流量,也能带来不少收益。”
“简单说,我要做一批产品,但现在没宣传资金,也没渠道。商队就是提前铺路,攒够了流量,后续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去。”
现代互联网经济的核心是什么?
问一百个人,九十九个人都会回答流量。
有流量才有曝光,有曝光才能卖货,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而他要做的青萍商队,最终目的就是把这些流量收拢起来,汇成一个能变现的“池子”。
“嗯”田师傅抓住了重点,却还是追问,“那要是您最后那批产品卖不出去呢?”
“问到点子上了,这就是其他检查官,甚至检查站学不会的地方。”
程野指尖转着记号笔,眼神里带着笃定。
“我敢这么干,是因为对后续的产品有信心,所以才愿意先无偿运货、攒流量。但其他人要是盲目学我,只知道攒流量,却不知道流量该怎么用,那才是真的在无偿做贡献。”
他顿了顿,又改口道:“也不能说无偿,大家其实都在为卫星城流通做贡献,只不过我最后能从里面赚点钱而已。”
“我懂了!”
看出程野的自信,田师傅轻轻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的犹豫。
只是闪过了一丝对程野的惊讶,以及对这套模式还没能完全理解的茫然感。
不过话说回来,仅凭这些,还远不足以让他加入商队。
他可不想出去当个跑腿打杂的,为程野的最终赚钱计划添砖加瓦。
赚钱嘛,够用就行了。
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一家人吃穿不愁,也有大房子住。
要不是女儿田蕾太闹腾,非要出去外城,他根本没心思折腾。
一家人两个编制人员,生活水平绝对能排在缓冲区前10%的行列内。
看出田师傅的反应,程野笑了笑,果然仅凭这些,还是远远打动不了一个天人合一的高手。
这些能形成信念的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不会为了钱就轻易动心思。
那么,谈未来吧。
示意田师傅跟着自己去外面的露天车场,程野边走边说道:“缓冲区这些年确实发展得不错,但始终缺一把能把这里点燃的火,这次迁徙潮不算。等卫星城建起来,缓冲区只会被虹吸走经济和人口,一波波往外筛人,到最后,这里只会剩下有编制的人员、他们的家属,再加上一小部分老居民。”
“往后,不会再有新人一来幸福城,就能直接进缓冲区了。这里会慢慢升格,重建这片废墟,最后变得像薪火庇护城的高级区域那样,规矩更严,门槛更高。”
程野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点直接:“而田师傅你这样的人,会是最先被筛出去的。”
“为什么?”田师傅脸色沉了沉。
“因为升格后的缓冲区,不会容忍一个天人合一的高手,待在里面开公交车。”
程野顿住脚步,似笑非笑的看向褪去温和的大光头。
“卫星城的核心目的是多级联动防御,内部任何可能引发不安定的因素,都会被清理到外面的卫星城去。偌大的幸福城,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最终都会留给那些真正有潜力、需要安稳环境的普通人,比如我刚才在机械署见到的那几个年轻人,他们需要安安静静的环境学习、搞研究,最好能不谙世事,被护在这座庇护城里,不用分心去想荒野的危险、生存的压力。”
“另外,这座幸福城未来需要的是.能做贡献的新人,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的老人,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老人,要是跟不上发展节奏,没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反而会被第一个发配出去作为表率。”
“当然,这一天什么时候来,没人能说准。”
程野坦诚道,没有刻意渲染焦虑,“可能一年后就到,也可能要等五年、十年,甚至如果卫星城建设失败,我们永远见不到这一天。但我是个喜欢未雨绸缪的人,不会觉得这一天还远,只会想着早点做打算,多留条后路。”
话说到这个份上,氛围已经完全变了。
戳破了田师傅的实力伪装后,拉拢成功与否,都会让两人的关系再回不到之前的单纯。
可这就是卫星城铺开后,必然会到来的现实。
似李长风这样的检查官,都需要从下面的区域一步步往上攀爬。
普通人呢?
只会更惨!
既然进入内城的门槛越来越高,那幸福城就会给外城设门槛,给缓冲区设门槛,一级级往下递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