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218 基本工资再引风波

218 基本工资再引风波

    218 基本工资再引风波 (第1/3页)

    关于“一费制”的采访上秤之后,那自然就是短期内的“高压线”,这对于财政相对不良的地方区县来讲,“三连状元”可以说是吃饱了没事干的贱人,直接把未来好些年的财政规划都打乱了。

    其中道理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开源节流”的路数都大同小异,在进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开支或者说开支延后,就是基本操作。

    而这里面抠一线老师的喉咙,是最简单的办法。

    当然其余摊派在农村地区也是随处可见,但风险就要高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农业县在这年头越是穷,越种地越苦,即便保证了公粮基本线的情况下,农药化肥种子等等价格则是不可控的。

    当初妫川县的“青年才俊”死活都希望张大安走一遭,那是因为即便在京城这种地方,同样可以出现绝对贫困,而且数量不低。

    张大安作为第三方接受采访,并且对“一费制”发表了跟最高决策统一的言论,就像是民间强而有力的人物,给事情表态、定性,然后上面就能顺水推舟。

    此时张大安的角色,其实跟以前的“佟尽美”没啥区别,或者说那些出来吹风争夺解释权的专家、教授并无二致。

    江口省因为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已经规划好了样版企业,所以“张安教育”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教育企业,基本的法律政策扶持都有的情况下,舆论上的口径还是相当统一的。

    而仅从教育事业来讲,全国教育就看江口省,不管是深度广度还是公平度都是如此,这时候统一口径的意义可以视作风向。

    多少带着点半推半就,但江口省跟进之后,其余教育大省,比如齐鲁、荆楚、江淮、豫章等等,短时间内并无法分辨京城到底有什么后续口风,自然也会求稳,坚决拥护相关部委的“一费制”通知。

    此事在华东来讲,其实重要性比张大安两批次捐款捐物三个亿大得多,不过于对于受灾的五省市来讲,此时明面上的文字讨论,依然是大张旗鼓地给“状元星”“金榜手机”“状元·金榜”等等爱心企业的产品。

    至于说新闻镜头,倒也是跟华东差不多,围绕“一费制”疯狂给张大安造势。

    “妈卖批……龟儿子好算回去了。”

    “昨天开会,说是会有一个高新园区的规划,主投就是这个文曲星,不知道真假。”

    “应该是没得问题,咋个说嘛,江宁市嘞个产业园,我去看过,确实不错。就是工资太高,放我们蓉城……怕是搞不赢哦。”

    “工资太高?”

    文宣部门开会其实很少讨论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因为哪怕是务虚会议,都会在宣传阶段之前很久很久解决掉。

    蜀中省是个人口大省,此时的劳务输出到小“长三角”的规模其实比江淮省还要高,因为统计口径上很成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其实并没有身份证。

    一张身份证给二三十个人用那都是小意思,基本上都是一个坝子、一个崖或者一个坎出来的,在过去其实户口登记都比较随意,名字也是登记人员随便填。

    在户籍制度、工具等等更新之前,也不仅仅是蜀中省如此,华西地区只要是农村,基本大同小异。

    这其中的问题非常多,有民族,有贫困,有干群关系等等,不过在小“长三角”来讲,主要是集中在年龄上。

    满十六周岁这时候可以有自己的身份证,很多出来务工的人,其实并没有到这个岁数。

    有些则是几年前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出来讨生活,在纱厂捡管子或者做个打包工,是相当常见的事情。

    这些人在就业统计口径中压根不存在,而在几年前,也就是张大安拿到四六九五年吴都大市中考状元的时候,数量是个峰值。

    之后下降是管理制度和技术升级上的事情。

    他们这个群体,长期在一线工厂、工地做事,对于薪资的变化是最敏感的,“张安系”那逆天的一千八百块基本工资,造成过各种冲突、矛盾,企业主和企业主、企业联盟和企业联盟、“地头蛇”和“地头蛇”……打了不知道多少回。

    张大安更是一路从沙洲市保税区打到江宁市城东区,因为闹得实在是太大,还将司马聪这个本该凉了的,在靠山彻底完蛋的情况下,还重新“上岸”。

    其中缘由就是一千八百块的基本工资,是个“烫手山芋”,一般人还真不敢接手。

    司马聪再进步也有限,全靠敢对接“张安系”的劳资问题而坐下来喝茶看报纸。

    现在这个问题就是外溢,道理也很简单,像高新园区的建立,地方上除了拉投资让投资落地,更重要的还是尽快创造就业和税收。

    必要情况下,税收可以放一放,以保就业为主。

    这时候的劳动报酬谈判,就是地方上重点要谈判的内容。

    以蓉城市现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呢?

    每个月三百四十块钱。

    也就是日薪十六块两毛五。

    如果“张安系”进驻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这个开发区可以直接关了。

    薪资待遇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对于同类企业的冲击是相当吓人的。

    倘若是外资、合资,其实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张安系”连外资的一根毛都没有,或许未来某个公司在香江挂牌上市的时候会有,可是现在,那几乎就是“张安系”背后挂着十二个“替身”在那里胡作非为。

    关键是谁又会拒绝呢?

    须知道,蓉城市那三百四十块钱一个月的最低工资标准,其实并非最低。

    真实情况是蓉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三档,三百四十块钱是最高档,至于说最低档……每个月两百七十块钱。

    张大安直接整出一个月一千八的阴间活儿,有实力的地方绝对快乐,没实力的地方,那就是痛并快乐。

    沙洲市最终没有引发太大的问题,那主要还是因为张大安在开会的时候就把有意见的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