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因为太过常见反而失去警惕 (第1/3页)
根据高等教育阶段在学率,普通本科在校生占18-22岁教育适龄人口的30%左右,适龄人口的研究生在学率则为3%左右;根据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在全国占比约约 6.5%。
可以说,考到本科生这个层次,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都是有心理优越感的。
更何况在座的还是北都的重点大学本科生,更是以上这串数据的小尖尖。
然而,学习能力的优势并不能带来安全,尤其象牙塔中清澈思维的普遍性,学生群体的受骗率反而高居不下。
基于中国公安部、反诈中心及高校安全报告的权威数据统计,在网络电信诈骗中,大学生受骗者占所有电诈受害者的 10-15%,大学生群体受骗率约为20%,平均每5个大学生就有一人曾经上当受骗。
小到刷单返利诈骗、客服物流诈骗、虚假游戏二手交易,大到冒充公检法恐吓“涉案”、情感诈骗“杀猪盘”;诈骗金额小到几十,大到几十万、乃至更多。
考虑到部分学生存在受骗羞耻感而瞒报的可能,真实的数据可能会更夸张。
眼下,看着台下学生们种种好奇、漠视、蔑视情绪不一的眼神,南祝仁觉得这份自己前几天在卷宗中看到的数据不算过分。
有的时候不亲身经历一遍某些事情,真的是提不起警惕心的。
然而实话实说,让每个学生都提起警惕性、变成反诈专家显然是不现实的。
只能说能提醒多少算多少吧,尽尽人事,就好。
南祝仁把目光投向台上的陈法官,随后又分出一部分注意力扫视着台下的学生。
“2016年6月,某高校22岁女研究生被诈骗分子冒充市公安局民警,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及‘跨国洗钱案’,要求配合调查。发送伪造的《刑事逮捕令》,诱导受害人将58万元学费、借款转入“资金审查账户”……”
“2015年5月,某中学17岁学生,在游戏论坛出售账号,被诱导登录虚假交易平台。买家伪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