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这就是他们的日常训练 (第1/3页)
在讨论的过程中,陈万彬这个动物学家,提了不少建议。
比如犀鸟,啄木鸟,乃至于噪鹛,都有一定的同类协作,智商体现的行为。
但对比渡鸦,灰鹦鹉这种,有逻辑推理,思考,能模仿人类说话,理解语言含义,又差的太远。
他还提到了一种鸟,蓝绿鹊。
这玩意儿和喜鹊一样,是鸦科鹊属,也有不低的智商。
但还是一样,跟渡鸦灰鹦鹉没法儿比。
不过要是讨论动物的智商,那明显还是灵长类动物更占优势。
陈万彬道:“沈新,你设想的是在森林里拥有出色的生存,还有活动能力。”
“鸟在天上飞,这是无可匹敌的优势。”
“但我觉得猴子在山林中的活动能力也不弱,他们可以在树梢之间快速移动。”
“最重要的,和鸟类一样,正常人也不会去关注他们,在隐蔽这一块儿,符合你的要求。”
“而灵长类的动物,智商的潜力肯定还是要高于鸟类。”
说到这儿,陈万彬介绍了一下德弘地区的灵长类种群。
比较出名的自然是菲氏叶猴。
然后还有白眉长臂猿,国内这边还有特有种,也就是东白眉长臂猿。
当然,这些和蜂猴,短尾猴等一样,都是稀罕的一级保护动物,金贵的主儿。
符合沈新要求,数量多的也有。
比如熊猴,猕猴。
尤其是猕猴,就是普通人口中的猴子。
“沈新,你想啊,以前玩杂技,都有人训练猕猴,他们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可以理解驯兽师的意图。”
“那换成你来,岂不是事半功倍。”
“我记得在德弘山区,猕猴有大量分布,你完全可以尝试一下,利用野生猕猴怕人的习性,针对性的做一些训练。”
“比如训练他们在山林里一旦发现人类,立刻进行示警。”
“你之前设想的,通过定位器做特定动作的方法就不错。”
“而放到猕猴身上,我认为操作起来还要更容易一些,比如你给他们戴一个腕表,上面有报警器。”
“只要看到人,他们就摁下报警器,我觉得这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实现。”
他说的兴起。
但冷静之余,又道:“不过猕猴的领地意识极强,而且群居生活,倒是不能像鸟类那样,进行大范围的侦察。”
猴子的话,沈新倒不陌生。
之前接触过,还靠着猴子,破了沙金农场案。
而猴子的智商毋庸置疑,足够聪明。
问题是自己的天赋是培养好感度,让动物变得更亲人。
无法像陈万彬所想的那样,靠对人类的警惕性来示警。
综合考虑下来,感觉还是鸟类更好一些,主打的一个就是搜索范围大。
“陈老师,劳烦您给我发点儿资料,我研究研究,再想想。”
这不是一件轻易能够做成的事情,沈新还得再考虑考虑。
挂了视频。
正盘算着,屋外传来说话声。
出门一看,王枫来了。
此刻正在院子里和潘文海说话。
见到一院子鸟,好奇的紧。
尤其是泰迪。
潘文海不乏炫耀之意的跟王枫介绍,说泰迪身价七百万。
“嗯,又贵,又帅,主要还是帅。”
王枫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