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怨念!盐运司官员狠狠出气! (第2/3页)
条。臣曾抓到一个黑市中间人,从他身上搜出的账本显示,去年山东盐区至少有五千引盐引流入黑市,涉及的勋贵、官员不下二十人,这些人靠转卖盐引赚的银子,加起来比山东盐区全年的盐税还多!”
“长此以往,‘纳粮开中’的初衷早已荡然无存——真正往边关运粮的商贾越来越少,边塞军需日渐空虚;权贵们靠空手套白狼赚得盆满钵满,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百姓们要么吃不起盐,要么吃有毒的私盐,怨气越来越重,民间对朝廷的不满也在不断积累。臣去年巡查时,就听到不少百姓抱怨‘朝廷只护权贵,不管百姓死活’,这样下去,不仅盐政会彻底崩坏,还可能激化民间矛盾,引发动乱啊!”
三位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将“纳粮开中”制度的弊病全盘托出——从勋贵空领盐引不运粮,到垄断盐仓抬高盐价,再到衍生黑市转卖盐引,连官员胥吏勾结分利、百姓吃盐艰难的细节都一一讲明。
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狠狠砸在朱标心上,让他原本因晒盐法成功而舒展的眉头,渐渐拧成了疙瘩。
他一直坐镇南京,虽从户部的奏报里隐约察觉盐政有问题,比如盐税时有拖欠、边关粮运偶有延误,却从没想过弊病已严重到这般地步。
“纳粮开中”本是老朱陛下定下的良策,初衷是让商贾运粮充实边疆,让朝廷、商贾、百姓各得其所,可如今却彻底变了味——成了权贵阶层空手套白狼的敛财工具,成了压榨守法商贾、盘剥百姓的手段。
勋贵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走盐引,赚得盆满钵满;守法商贾千里运粮却拿不到盐引,血本无归;百姓要么买不起高价官盐,要么只能吃有中毒风险的私盐;朝廷不仅盐税大幅减少,连“纳粮开中”最核心的“充实边塞”作用都几乎落空,边关军粮储备日渐空虚。
想到这些,朱标只觉得心口发沉,手中那捧雪白的精盐,仿佛也失去了之前的温润,变得冰凉刺骨。
他沉默了许久,目光扫过眼前的官员,语气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沉重问道:“这些情况如此严重,为何之前没人奏报?难道户部、都察院就没有收到过相关弹劾吗?”
“殿下,并非没人奏报。”王御史先是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臣所知的,单是山东盐区,近三年就有不下十位官员、商贾上奏,揭发盐引被侵吞、黑市横行的乱象,臣自己也递过三封奏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