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突发!太子标赶来撑腰! (第2/3页)
听说你在这儿搞了大动静,连南京的奏章都堆成山了,索性带这些大人来看看,你到底把芦台盐场改成了什么样。”
朱高炽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芦台盐场“改煎为晒”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不少官员以“不顾民生”、“擅改成制”为由上奏弹劾,说他强行推行新法,导致盐税锐减,灶户们没了生计。
太子朱标不愿听一面之词,更想为两个孩子撑腰,便索性召集了全国六大盐运司的高官和巡盐御史,亲自带着他们来芦台盐场“眼见为实”。
那些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们下车后,目光扫过盐场,脸上满是惊讶——原本密密麻麻的土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盐田堤坝,蒸发池里的海水泛着波光,灶户们虽忙碌却不见往日的麻木,反而个个眼神发亮,这哪是“灶户无以为生”的样子?
两淮盐运使李成谦是出了名的保守派,之前弹劾朱高炽最积极,此刻他皱着眉问:“皇孙殿下,老臣听闻您废除煮盐旧法,推行什么晒盐法?可祖制沿用千年,您这样贸然改动,万一晒不出盐,耽误了全国的盐税,可不是小事啊!”
芦台盐运使张文华也附和道:“是啊殿下,煮盐虽苦,却能保证产量。这晒盐全看天候,若是遇上阴雨天,盐田岂不是要荒废?”
朱标没等朱高炽开口,先接过话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大人、张大人,本宫今日带诸位来,不是来质疑的,是来看看实情。诸位不妨先随朕走走,看看这盐田,问问这灶户,再下结论不迟。”
说着,朱标率先走向盐田,朱高炽连忙跟上,为众人讲解:“诸位大人请看,这些盐田都是按统一规格建造,蒸发池负责浓缩海水,结晶池负责析出盐分,池边的刻度能精确计算水位,确保海水浓缩到最佳程度再转入结晶池,绝不会浪费。”
他指着一块即将达到“浓缩线”的蒸发池:“这块池的海水引入已有五日,如今水位已降过半,按当前的日照和风力,再过三日就能转入结晶池,不出十日,就能晒出第一批盐。”
李成谦还是不信,走到一个正在清理引水道的灶户身边,问道:“你老实说,这晒盐法是不是让你们没了活路?之前煮盐还能换口饭吃,现在是不是连饭都吃不饱了?”
那灶户正是老陈,他直起腰,看着李大人,声音洪亮地说:“大人这话说的不对!以前煮盐,咱们从早到晚守着铁锅,累得半死也只能换点掺沙子的粗粮;现在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