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皇帝管得了天帝吗 (第2/3页)
赵凌的目光转向任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南岭二十万大军,调动十五万回防关中一事,将军回去后便着手安排吧。”
“喏!”任嚣抱拳领命。
此次回咸阳,他已见识到这位年轻皇帝的手段。
既不像朝中某些大臣猜测的那样好大喜功,也不似一些儒生期望的一味怀柔。
陛下的决策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不大举征伐,也不放任不管,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经略边疆。
赵凌踱步至窗前,望着远处宫墙上的旌旗,继续道:“除军事调动外,朕还将派遣千名工匠和五十名墨家子弟随你二人同往南岭。”
他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关市之设,不仅是为使秦币流通百越。那些工匠将在岭南教授将士建造碳窑。除屯田外,驻军可轮流参与碳窑制作。岭南所伐木材,皆可制成木炭,再由少府统一售卖各地。”
殿内一时寂静,任嚣与章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
《周礼·考工记》中早有“攻木之工”的记载,大秦的木炭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
但将这一手工业与边疆经略结合,却是前所未闻的创举。
赵凌走到一副岭南地图前,手指划过蜿蜒的南岭山脉:“木炭比之普通木材,耐烧、易储、便运。朕不仅要让秦军在南岭站稳脚跟,更要让大秦的黔首都能用得起木炭,喝烧开的水,吃煮熟的饭,寒冬有御寒之物。”
他的声音渐沉:“此外,将士每建一窑,皆记军功一份。木炭售卖所得,将以军饷形式发放。近年来,岭南守军常年戍边,无仗可打,无军功可立,总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有些事做。”
任嚣闻言,不禁深吸一口气。皇帝此举可谓深谙人心。
边军最怕的不是征战之苦,而是被朝廷遗忘在角落。
如今皇帝不但给他们加了军饷,还给了他们通过劳动获取额外收入的机会,这比任何空泛的承诺都更能稳定军心。
“陛下圣明!”任嚣由衷赞叹,“百越已不足为患,不敢进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