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章 钱谦益遵命 (第2/3页)
在早间已经推演过。
一旦借着辽东战事的失利来压死这两家,那他们底下的家丁军卒就会逃散。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余令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余令这点人就成了“救火”队了!
所以余令要保这两家,不但要保,也要让这榆林不乱。
压死这两家很容易,可后果实在太严重了。
在哭声中,余令抬起头望着天。
今日天空的云彩很好,像牛,像羊,也像马,余令望着湛蓝的天看的眼发酸,看的双目通红。
……
透过大殿,朱由校望着天,也望着排列整齐的臣子。
这一次的朝会朱由校任性了,直接将朝会的地点安排在了奉天门。
群臣不是喜欢把祖制挂在嘴边么?
这一次,朱由校就依照祖制。
《常朝御门仪》是洪武爷制定,规定文武官员需每日拂晓至奉天门(太和门)早朝,皇帝亲自受理朝拜与政事。
这里可不是先前大朝会的奉天殿,这里是露天的。
寒风使劲的吹,冻的一众官员都如糠筛,朱由校抱着暖炉,认真的看着,听着群臣不断的争吵声。
“陛下,臣请杀熊廷弼!”
朱童蒙闻言站出身来,大声道:
“陛下,杀不得,熊大人不在沈阳,而是受袁大人指派去了广宁卫,那里有五十万担军粮!”
朱由校看了魏忠贤一眼,魏忠贤大声道:
“陛下问,兵科给事中郭巩你为何要杀熊廷弼,陛下问你可有证据,陛下问,杀了熊廷弼,谁去辽东?”
接连三问,问的郭巩哑口无言。
郭巩心里清楚,要么拿出杀熊廷弼的证据,要么闭口不言。
回答一个问题就必须回答第二个,少一个不行!
朱由校见郭巩不说话,点了点头轻声道:
“拟旨,兵科给事中郭巩不知原委,肆意妄言,着内阁拟旨意,贬为郭巩为陕西按察使知事,提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
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是良策。
朱由校看了,封道路,关互市,查走私,只要此法用之得当,那建奴要么去草原,要么走朝鲜。
这一点和自己当初的想法不谋而合!
朱由校如今最失望的是当初恭贺建奴派使臣,说自此边疆少战事,国泰民安的那群人不吭声了!
“把袁应泰血书给大家看看!”
魏忠贤捧着袁应泰的血书路过群臣,请群臣一一过目。
刘一燝没想到袁应泰临死之前会以血书来推荐余令!
血书一出,群臣又开始当死人。
他们实在不想余令回京,这个余令只要回京,京城必然流血,必然和御史有冲突。
最令人愤恨的是……
余令自成一派。
站在队伍后面的苏怀瑾叹了口气,站起身轻声道:
“陛下,沈阳丢了,建奴下一步必然是辽阳,臣想去辽阳,臣去杀人!!”
吴墨阳站起身紧随其后道:
“陛下,臣赞成袁大人的话,臣不去辽东,臣自请去榆林,臣要把袁大人的嘱托带给余总兵,臣相信他的眼光!”
“陛下不可……”
眼看锦衣卫有抬头的迹象,御史惠世扬当即站出身反对,吴墨阳深吸一口气,直接就扑了过去。
“唉,这就是我不喜欢余令的原因!”
叶向高望着御医又来了,轻轻地点了点头。
朝堂上,跟着余令的那些臣子现在专门盯着御史,随时准备出手,现在散朝都不敢走金水桥了。
苏怀瑾这狗日的真的等在那里。
如今,吴墨阳又来了!
打人了,还把人打的不省人事了,奉天门立刻就热闹了起来。
刘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