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章 郑贵妃的獠牙 (第1/3页)
余令从京城离开了,悄无声息的走了。
最先发现余令离开的是城里的菜农。
从去年的年底,到如今的三月底他们都会给城边上的大营送菜。
每天都是天蒙蒙亮的时候送去。
昨日清晨很多家得到消息后说以后别送了。
众人以为是自己的菜不好。
因为天暖了,菜出来的多了,自己的价格高了,惹得这群军爷不喜了,所以才不让自己送。
直到今日来了这里,才明白是人走了。
菜农们很舍不得这群军爷走。
为这群军爷提供菜蔬这么久,他们从未拖欠过一日的菜钱,都是足额的给。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们把菜的价格压得很低。
如果不是量大且稳定,很多菜农其实是不愿意把菜送到这里来的,如今人走了,大家突然觉得怪怪的。
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余令这支人马最终是去沈阳,接受熊廷弼的指挥。
但余令会在广宁卫停靠,炒花部族就在广宁东北的辽河河套一带。
只不过他们的位置是变动的。
炒花部族并非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以逐水而居的游牧方式活动于辽河河套地区,它由很多小部族组成。
这个炒花部把墙头草的计谋玩的是相当纯熟。
面对林丹可汗的察哈尔部,他们说他们是同一个祖先,身上都流着孛儿只斤的血。
面对大明,他们说他们和大明是盟友。
在坑死了马林老将军后,他们怕大明报复。
炒花对外宣称他们被迫遣使向努尔哈赤求和,在去年的十二月和建奴组成了共同对抗大明的军事同盟。
这个炒花部族是真的狗,是谁强跟着谁。
余令这一次在广宁卫停靠就是为了弄这个炒花部。
余令准备告诉他们,这一次他们就算跪地求饶都没用了。
余令准备抄他们在城墙边上的家。
自从嘉靖开始,大明的气候反常,用余令的话来说就是进入了寒冷期。
大明在受灾,草原各部也不好过。
在隆庆议和,边关开互市之后草原各部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很多部族会选择在城墙之外定居,炒花各部也是如此,春夏秋三季他们会逐水而居的去放牧。
冬日的时候会回来。
回来时候也是岁赐和大互市开启的时候,他们就会用牛羊马来跟大明做交易,换取粮食来过冬。
简单的来说……
因为气候和大明,他们的游牧生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马背上的他们也在学着种地,学着做买卖。
他们得庆幸大明“年迈”了,两百多岁了。
若是他们在这个时候碰到了洪武爷,永乐爷这样的雄主。
他们敢在城墙这边盖房子定居,天灵盖给他掀了。
大明不是打不过蒙古各部。
准确的来说是打败不了能跑的蒙古各部,大军出塞,一望无际,他们是只要有草地就能跑。
大明不行,数万大军每日就得吃掉一座大山般的粮草。
如今好了,这些人开始定居了,也开始学着安家落户了。
余令这次的计划就是抄家,八百人的队伍,三日粮草,一人双骑……
火器开路,抢完就跑。
余令没打算跟这些人玩硬碰硬,余令依旧是好好地抄作业。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余令的这八百人武装到了牙齿。
有三百多神臂弩,六百多“大学士”,震天雷就别说了,每个人身上都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