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人归 (第2/3页)
除了先前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年后,史继偕、沈潅、何宗彦、刘一燝、韩爌、朱国祚、孙如游、叶向高等人也将重新回来。
告老的叶向高回来了!
让袁万里和林不见恨得直骂娘的叶向高又回到了朝堂上。
关于内阁,余令在早些年以为内阁就是一个方从哲来负责。
等到了解内阁之后,余令才知道自己把内阁想的太简单。
内阁就是一个巨大的衙门,它的组成叫四殿两阁。
内阁的组成包括四殿两阁,四殿包括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两阁文渊和东阁。
这些加起来近乎百人。
这些人是官,他们手底下还有专门跑腿传递文书的小吏,把官吏人数加在一起。
可想这个部门多庞大。
当初被万历喜欢的赵士桢就进了武英殿,大明数万官员,大学士之称可不是人人都有。
不但是美称,也是实力和地位的象征。
内阁不但能协调六部,还掌控行政,兼管科举考试、皇室典礼、修史等事务。
它的权力几乎涵盖各个方面。
余令知道方从哲是因为他是内阁首辅。
当初的余令和那些人一样,以为内阁就一个首辅,权力大的没边。
等了解之后余令才发现不是一个人。
他们是一大群人。
内阁成立之初就是皇帝的秘书团队,替皇帝处理政务的。
余令觉得先前的自己如井底之蛙,天真的以为就一个阁老,外加几个阁臣。
转了一圈的苏怀瑾走了过来压低嗓门道:
“刚才问了一圈,这一次朝廷是真的下定了决心,大批的民夫和匠人被征召,七月开始已经陆陆续续的前往了沈阳等城。”
余令闻言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余令心里很清楚这是治标不治本,这样做是对的,但根源问题还没解决,内斗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一会儿去和秦夫人汇合准备进城面圣了,你要不要一起?”
苏怀瑾望了一眼蹲在那里仿佛失了魂的吴墨阳,咬着牙摇了摇头。
他心里还是过不了那个坎。
“算了,我来吧,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去找他们!”
苏怀瑾感激地点了点头,另一边的吴墨阳也回过神来,望着余令。
这个时候,余令才发现他还在磨刀,这一路他已经磨了数百把了……
“走了!”
余令牵着马去找秦良玉,望着余令离开,曹毅均走了过来,直接蹲在吴墨阳身前,令牌一晃直接道:
“吴墨阳,南司问你话!”
吴墨阳抬起头:“姓曹的,有屁快放!”
“你去了长安很多次,对长安很熟,我问你,余大人他们是如何用三日的时间就建造起高炉的,这个是怎么回事?”
吴墨阳抬起了头,笑道:
“哦,这个事情啊,我告诉你啊,高炉原先就有,那时候是给长安百姓打造农具的,这一次是在那个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我再问你……”
“聒噪!”
曹毅均不说话了,一把刀已经贴在了他的脖颈上了。
只要往下一拉,脖子立马会出现一个口子,血立刻就能喷出来!
“老曹,入了军,再搞锦衣卫那一套不合适吧?”
吴墨阳死灰色的眼眸盯着曹毅均语气轻柔道:
“令哥说了,既然要打仗,我们的脑子里就只能有这么一件事,你这憋了一路,脑子怕是想的多了!”
曹毅均脸色不变,淡淡道:
“我只是好奇!”
“不当着令哥的面当面问,而是晃令牌来质问我,老曹,你这是好奇么,你这样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百姓吃饱饭?见不得令哥给我们兄弟报仇?”
吴墨阳越说越激动,压在曹毅均脖子上的刀越来越重。
安排好人手的王辅臣恰好看到了这一幕,抖了抖手中的六合长枪淡淡道:
“军中拔刀,你们两个想挂在旗杆上么?”
吴墨阳收刀,曹毅均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