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心默许,西进帷幄 (第1/3页)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
李承乾的书案上,除了日常政务文书,多了许多来自秘书省,翰林院和兵部职方司的西域图志,风物笔记与前朝典籍。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听取赵牧的转述或朝堂上众说纷纭的议论,开始主动,系统地查阅《西域图记》,《汉书·西域传》,《隋书·西域志》。
甚至还不顾忌讳,私下向李靖等曾经营过西北,对西域山川形势与用兵之道有切身体会的老将请教。
而且,太子问得极其细致。
从龟兹的兵力多寡,于阗的物产分布。
到西突厥各部之间的关系亲疏。
再到焉耆王城的城防虚实,甚至是水源来自何处。
虽然未曾明言上书用兵,但太子殿下眉宇间那股日益凝聚的跃跃欲试的锐气,案头那幅被他用朱笔勾勒涂抹了无数次,箭头直指焉耆的西域草图,以及他与心腹属官议论时,言语间不时流露出的“断不容蕞尔小国藐视天威”,“丝路关乎国本”的论断,都已昭示其心,其志已决。
甘露殿内,李世民放下百骑司呈上墨迹犹新的密报。
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太子近日的动向,学问侧重,也包括了龙首原山庄与西域先遣队的秘密联络,乃至登州那场暗航行动的些许蛛丝马迹,虽无实据,却指向明确。
李二深邃的目光掠过纸面,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手指在案几上缓慢而有节奏的敲击,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侍立一旁,须发已见斑白的长孙无忌,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斟酌着词语,轻声道:“大家,赵牧此子,布局深远,其才其智机变谋略,确非常人所能及。”
“太子殿下能得他如此倾力辅佐,潜移默化,实乃国朝之幸事。”
“只是……”他略一迟疑,还是说了出来,“此子心思深沉如海,一切行动皆在幕后,翻云覆雨而片叶不沾身,长此以往,臣恐其尾大不掉,将来……”
李世民抬起手,用一个简洁的手势止住了长孙无忌后面更为直白的话。
站起身,李二那玄黄色的袍角拂过光洁的金砖地面,走到殿门口,望着殿外开阔的广场和远方的天空,那里正有一只孤鹰在盘旋。
看了半晌,李二却又忽然开口,缓缓道:“辅机,你知道朕为何一直默许,甚至可说是纵容他做这一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