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高句丽使团与长安暗棋 (第2/3页)
份若有若无的倨傲,以及队伍中混杂的几名眼神锐利,身形矫健的随员,都透露出此行绝非简单的朝贡贺寿。
太极殿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泉男生依礼觐见,献上国书与贡品清单。
他年约三旬,面容与渊盖苏文有几分相似,举止间带着一种代表强权而来的从容,言语更是绵里藏针。
“下国使臣泉男生,奉我王与大莫离支之命,特来恭贺天朝上国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泉男生声音洪亮,回荡在殿中,“久闻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日得见天颜,果真气度非凡,令人心折。”
他先是一番恰到好处的恭维,随即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近闻天朝锐意开拓,海路通达,商船云集,实乃盛世气象,下国钦佩。”
“只是……这海上风波险恶,各方势力盘踞,我王与大莫离支心系睦邻,不免有些担忧,唯恐商旅受阻,或有屑小之辈滋扰,影响了海上安宁,进而波及你我两国的……友好邦交。”
他这番话,看似关切,实则隐含试探与挑衅,将大唐开拓海运与边境安宁隐隐挂钩。
殿内不少官员闻言,脸色都微微一变。
太子李承乾立于御阶之下,面沉如水。
他早已得到赵牧的提醒,对此番交锋有所准备。
待泉男生言毕,他上前一步,朗声道:“贵使多虑了。”
“我大唐海疆广阔,将士枕戈待旦,保境安民乃分内之事。”
“开拓海路,乃为互通有无,繁荣商贸,惠及万民。”
“至于些许海盗宵小,不过疥癣之疾,日前登州水师已剿灭一股与倭寇勾结,意图不轨的匪徒,正彰显我大唐靖清海疆之决心与能力。”
“贵国地处辽东苦寒之地,想必也知,唯有雷霆手段,方能护得商路平安。”
“睦邻友好,亦需你我双方,共同维护海上清平才是。”
李承乾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展示了大唐的自信与实力,点明了登州剿倭的战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