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轮换制风波,州郡暗抵制 (第2/3页)
仿佛这些封疆大吏一离开,天就要塌下来!
这软绵绵却无处不在的阻力,通过一道道奏疏和滞涩的政务,清晰地传递到长安的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请留奏疏,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拿起一份来自淮南道的奏报,上面提及当地士绅百姓感念刺史恩德,正准备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让刺史留任,甚至有人开始筹备“万民伞”。
“呵!”李世民轻笑一声,将奏报随手丢在一旁,对侍立一旁的长孙无极道,“辅机,你看,这民意来得真是时候。”
“陛下明鉴,此乃旧技耳。”长孙无忌立马躬身道:“地方豪强与官员利益勾连甚深,自然不愿熟悉的官长离去。”
“些许手段不足为虑,却也烦人。”
“不足为虑?”李世民眼神锐利起来,“今日能煽动民意留官,明日就能煽动民意抗税抗役,甚至是早饭!”
“此风断不可长!”李世民语气斩钉截铁道,“把这些全都统统驳回!言明轮换制乃国策,绝无更改!”
“并令其按期交接,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
“若有贻误政务者,一律革职查办!”
圣意坚决,毫无转圜余地。
然而,暗地里的抵抗并未停止,反而变得更加隐蔽。
数日后,东宫。
李承乾眉头紧锁,看着几份来自地方的心腹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某些州郡“万民伞”活动的背后,确有当地豪强出钱出力,甚至威逼利诱百姓签名的痕迹。
他感到一种无力感,明明是为国为民的好政策,为何推行起来如此艰难?
这些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柔软却极具韧性,难以彻底撕破。
焦躁之下,他再次策马出了长安城,直奔龙首原。
他需要听听那个总能拨云见日的声音。
山庄书房,茶香依旧。
李承乾将轮换制遇到的软抵抗详细道出,语气中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赵兄,新政本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