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民报掀风浪,长安暗流急 (第2/3页)
“但俺知道,谁让俺们过不安生,俺就骂谁!”
“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心肝都是黑的!”
寒门学子们更是群情激愤,聚在国子监外,高声议论,要求朝廷严惩不贷,还天下一个公道。
甚至有激进的学子当场研墨挥毫,写下“清除国贼,还我清明”的横幅,就要去宫门请愿,诛杀国贼!
东宫丽正殿内,李承干将手中的《大唐民报》轻轻放在案上,指尖在那篇头版文章上点了点,看向对面的马周:“马先生,你看这……效果如何?”
马周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微微躬身:“殿下,此文虽为匿名,但其笔锋,其对时机的把握,以及对陛下心意的揣摩,这是递到我们手中最好的一把刀。”
“看似陈述疑点,实则已将崔家,乃至其关联世家的退路一一堵死。”
“舆情汹汹,陛下顺势而为,则大事可定。”
李承干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
他其实非常明白,这是赵牧在幕后推动,将彻底清算世家的主动权交到了他的手上。
他想起赵牧曾说过的“民意如水”,此刻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力量。
“孤知道了。”
“既如此,我们不可辜负这番心意。”
“传令下去,《大唐民报》今日加印特刊,开辟市井众议版块,精选各地学子,百姓对此事的看法和评论,务必将彻查世家,以正国法的呼声造出去!”
“要让所有人都听到民间的声音!”
“是!”马周领命,眼中也带着振奋。
太子殿下越来越懂得如何利用舆论这把无形的利剑了,这份成长,让他倍感欣慰。
他顿了顿,补充道:“殿下,是否需暗中引导一下言论方向?”
”以免被有心人利用,过度激化矛盾?”
李承干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必过度引导。”
“真情实感,最为有力。”
“我们只需提供一个平台,让该发出的声音发出来即可。”
“至于那些想浑水摸鱼的,”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