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四百五十章 朝堂再争,太子亮剑证德

第四百五十章 朝堂再争,太子亮剑证德

    第四百五十章 朝堂再争,太子亮剑证德 (第3/3页)

但不反对,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复杂,更难以操控,且站在更高道德制高点的方案。

    这“实证”,“乡议”,“官考”如同三道枷锁,将他们最擅长的“声望操纵”和“人情请托”之路堵得严严实实!

    有人试图反驳。

    “殿下所言虽善,然操作起来未免过于繁琐,恐难以推行……”

    立刻有人驳斥。

    “为国选贤,岂能因繁琐而废公允?”

    又有人强辩。

    “乡议采集范围过大,恐生混乱,且百姓愚昧,其言岂可轻信?”

    马周立刻出列。

    “民心向背,即为德行之镜!”

    “岂可因噎废食?”

    崔敦礼脸色铁青,看着太子沉稳应对,看着己方官员节节败退,他心知今日之谋已彻底失败,甚至可能为太子做了嫁衣,让他借此机会推出了一套更利于皇权掌控的考绩制度。

    他死死攥着笏板,指甲几乎要嵌进木中。

    御座之上,李世民将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着儿子在朝堂上独当一面,有理有据地驳斥世家,提出如此老练周全的方案,心中欣慰之余,那个念头再次浮现......这背后,定然又是赵牧那小子!

    “好了。”

    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威严,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太子所议,朕觉得颇有见地。”

    “实证取德,三法合议,听起来确比空谈古制更为稳妥可靠。”

    他目光扫过崔敦礼等人,淡淡道:“然此事关乎选人大计,不可不慎。”

    “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即刻会同东宫属官,就太子所提方案,详细议定各项细则章程,务求公允,可行。”

    “议定之后,再报与朕决断。”

    皇帝一锤定音,既肯定了太子的方向,又没有立刻强行推行,给了各方缓冲和博弈的空间,但也明确否定了直接“重启察举”的提议。

    “臣等遵旨!”

    相关大臣齐声应道。

    崔敦礼等人面色灰败,只能躬身领命,心中憋闷至极。

    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竟被如此化解,还让对方反将一军。

    退朝钟声响起,李承乾暗暗松了口气,与马周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对龙首原的那位高人,敬佩之情更是无以复加。

    而李世民回到两仪殿,回想朝堂上的一幕,嘴角终于忍不住勾起一丝笑意,低声对王德道。

    “这帮世家虫豸又在太子手上输了一阵,回去怕是又要睡不好觉了........”

    语气中,竟带着几分难得的揶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