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四百四十七章重启察举制度,世家欲毁寒门

第四百四十七章重启察举制度,世家欲毁寒门

    第四百四十七章重启察举制度,世家欲毁寒门 (第3/3页)

启察举”包装成一件利国利民,继承古制的盛事。

    一股暗流开始在长安的权贵圈层中悄然涌动。

    关于“察举制”的优越性,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古老训条,开始在某些茶会,诗社中被人若有若无地提及,讨论,赞誉。

    许多保守派官员对此深以为然,认为这确实是纠正科举“唯文章取士”偏颇的一剂良方。

    风声,不可避免地透过各种渠道,隐约传到了东宫,也传到了一直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的某些人耳中。

    李承乾初次听闻时,并未立刻意识到其巨大的危害性,甚至觉得若真能荐举德行高尚之人,也非坏事。

    但他身边的马周却立刻嗅到了其中致命的陷阱,脸色凝重地向他剖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所谓耆老乡绅,几无寒门!荐举之权若落于世家之手,则寒门永无出头之日!”

    “所谓德行,标准模糊,全凭人口一张嘴,届时必然成为世家打压异己,培植私党的利器!”

    “此议若成,科举之公平,将名存实亡!”

    李承乾闻言,悚然一惊,这才意识到这看似复古的改革背后,竟藏着如此险恶的用心!

    这已不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寒门晋升通道的制度性绞杀!

    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对方的反扑,果然来了,而且来得如此刁钻,如此难以应对。

    几乎在同一时间,龙首原山庄。

    夜枭也将收集到的,关于世家密议“重启察举”的风声,送到了赵牧的案头。

    赵牧看着那寥寥数语的情报,轻轻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他走到窗边,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山峦,落在了那座繁华而诡谲的长安城。

    “察举……九品中正……”

    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嘲。

    “真是……换汤不换药的老把戏。“

    “看来,是真的被打痛了,开始掏压箱底的功夫了。”

    他知道,一场关于大唐未来人才选拔制度的,更为深刻和艰难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而这一次,对手站在了“古制”和“道德”的高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