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世家终于察觉到赵牧不对劲! (第2/3页)
但诡异的是,现场竟还留下了一封墨迹未干的“遗书”和一小袋散碎银钱。
“遗书”内容字迹潦草,充满悔恨与恐惧,自称因家中老母病重无钱医治,一时糊涂,收了某位寒门举子的贿赂,答应在秋闱当日,利用职务之便,将写有经义答案的纸条带入号舍,传递于他。
然而事后越想越怕,自觉愧对朝廷,无颜见人,更恐事情败露累及家人,唯有以一死谢罪云云。
信中虽未明确写出受贿举子的姓名,却多次隐晦提及此人“出身贫寒却才名极盛”,“近来常出入东宫”,“乃本届解元热门人选”等特征。
所有模糊的线索,如同经过精心编织的罗网,最终都毫不客气地指向了同一个人......张远!
几乎与此同时,市井间便有流言迅速散播开来,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某寒门才子”如何道貌岸然,表面清廉自守,实则暗中行贿,甚至不惜逼死小吏灭口。
流言如同毒雾,迅速弥漫,不仅将张远推上风口浪尖,更让所有寒门学子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耻辱。
消息传至东宫,李承乾正在翻阅秋闱的筹备细则,闻听此事,先是愕然,随即拍案而起,额角青筋暴跳!
“荒谬!无耻之尤!”
他气得浑身发抖,声音因愤怒而微微嘶哑。
“这是赤裸裸的陷害!张远之品行,孤岂能不知?他若需行贿,何至于等到今日!”
“这定是有人见寒门势头渐起,欲借此卑劣手段,断我臂膀,毁我寒门士气!”
他立刻唤来马周,厉声道:
“去!立刻让京兆府尹给孤彻查!查明那小吏真实死因,那遗书必是伪造!限他三日之内,给孤一个交代!”
然而,马周却面带难色,并未立刻领命,而是躬身低语:
“殿下,息怒。此事……恐已非京兆府能单独处置。”
“死者虽是小吏,却死于非命,且涉及科举弊案,如今舆论沸腾,御史台已然介入。陛下想必也已听闻。”
“若殿下此刻强行施压京兆府,只怕……只怕更落人口实,被指为欲盖弥彰,包庇亲信。”
李承乾猛地一怔,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静了几分。
他明白马周所言非虚。
世家的毒计环环相扣,不仅陷害张远,更算准了他的反应。
他若强行干预,正好坐实了“太子与舞弊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