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四百三十九章 俚寨破冰,棉布震岭南

第四百三十九章 俚寨破冰,棉布震岭南

    第四百三十九章 俚寨破冰,棉布震岭南 (第1/3页)

    “这便是了。”

    赵牧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症结在于,大宗远途贸易,缺乏一种轻便,安全,且能被广泛认可的信用凭证。”

    “铜钱笨重,周转不便,易遭劫掠,且总量有限,自然会被囤积,导致流通不畅。”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的概念:“既然如此,何不由朝廷牵头,设立一个便钱务,或者说……信用汇兑的机制?”

    “信用汇兑?”

    李世民显然从未听过这个词,满脸疑惑。

    “正是。”赵牧颔首,详细阐释其构想。

    “简单来说,便是让商人将需要携带的铜钱,存入朝廷指定的官方机构......”

    “譬如户部下属新设的便钱务,在京師存入。”

    “便钱务收取少量汇费,然后开具一张特制的,带有特殊防伪印记和编号的官方凭证,写明金额,日期,提取地点。”

    “商人便可轻装上路,只凭此一纸凭证,到了指定的外地州府,如洛阳,扬州,益州即可凭凭证和身份证明,从当地官设的便钱务中,全额提取出等值的铜钱。”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呼吸都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这构想简直匪夷所思,却又直指要害!

    赵牧继续深入:“此举好处极多。”

    “首先商人省去了长途运输巨款的风险和成本,必将极大促进商贸流通。”

    “其次,铜钱实际上并未离开官库,只是在不同地区的官库之间进行了账目划转,大大加快了货币周转效率,一文本位钱,或许可当三五文来用,无形中增加了货币供给,缓解钱荒。”

    “然后,朝廷还可通过收取汇费和掌控这一金融网络,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并加强对全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最后,此凭证由朝廷背书,信誉远超任何私家商号。”

    “一旦推行开来,甚至可能逐渐成为一种半货币化的流通凭证……”

    他描绘的蓝图,远远超出了单纯解决“钱荒”的范畴,俨然是一幅重塑帝国商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