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河间王之子,奉旨秘密奔赴南方 (第2/3页)
不少事。”
他放下水壶,轻轻拂去兰叶上并不存在的灰尘,“顺便,也帮我们看看,南方之地,是否真如我所料那般,是此物的洞天福地。”
他顿了顿,吩咐道:“让我们的人,不必靠得太近,远远跟着这两路人马即可,看看他们都见了谁,做了什么,圈了哪些地。”
“记录下来,非必要不必干涉。”
“最终能种出什么果,能吃到谁嘴里,可不是先到先得那么简单。”
岭南之地,与长安的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李晦带着他的精干小队,一路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历时近月,终于踏上了这片弥漫着湿热气息的土地。
空气仿佛不再是无形无质的存在,而成了一张湿漉漉、热烘烘的薄纱,牢牢裹住人的口鼻,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甸甸的阻力。
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近乎蛮横的郁郁葱葱。
参天古木遮天蔽日,粗大的气根如蟒蛇垂落,各种从未见过的硕大花卉在路边肆意绽放,散发出浓烈而陌生的香气。
耳中充斥的不再是长安的市井喧嚣,而是各种音调奇异的鸟鸣、此起彼伏的虫嘶以及不知名野兽的遥远嚎叫。
道路泥泞不堪,蚂蟥和毒虫防不胜防。
“二……东家,这鬼地方,比传言里说的还……还邪乎。”
一个身材魁梧的家将喘着粗气,用衣袖胡乱擦着脸上的汗水和油彩,忍不住低声抱怨。
他们这些北方长大的汉子,对此地闷热潮湿的气候极难适应,队伍中已有数人出现了头晕、食欲不振、身上起红疹的水土不服症状。
李晦自己也感到胸闷气短,汗水湿透了内衫,紧紧贴在身上,十分难受。
但他牢记使命,努力保持着镇定,仔细观察着四周,沉声道:“少抱怨,多用心。
此地虽气候迥异,然草木如此繁盛,雨水充沛异常,土地黝黑肥沃,确是膏腴之地。
他时刻谨记使用化名,对外只称是北地来的山货商人。
他们没有像无头苍蝇般乱闯,而是按照地图指引,谨慎地选择靠近汉人聚居区、又相对僻静、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