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世家的目光,也投向了南 (第2/3页)
大义的奏议,必能引来一片附和之声,但今日......朝堂之上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
许多中立的官员,甚至一些原本与世家关系密切的官员,都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前几日那场席卷长安底层的棉布发放所带来的巨大声望仍在持续发酵,那股万民称颂的暖流,让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皇帝陛下对此事的决心和民意的走向。
此刻站出来反对,无异于自找没趣,甚至可能被扣上“无视百姓疾苦”的帽子。
李世民高坐御榻,面色平静,目光如常,缓缓扫过殿下群臣,最终落在那位御史身上,并未动怒,只是淡淡问道:“卿可知,近日京中发放之棉衣棉被,百姓如何说?”
“坊间如何议论?”那御史没想到皇帝会直接问这个,硬着头皮道:“臣……臣听闻,百姓自是感念陛下天恩浩荡。”
“感念天恩?”
李世民声音略微提高,清晰地传入每个大臣耳中,“朕听到的,却是百姓称颂此物温暖远胜旧麻,柔软堪比丝绸,价格却低廉易得,能让他们冬日免于冻馁之苦!”
“此乃实实在在的实惠,予民安康,何来与民争利?”
“至于耗损国帑……”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若此物能大规模产出,其所生之利,所省之抚恤,所强之国力,又岂是今日区区投入可比?”
“不过,既然尔等舍不得国努!”
“那这钱粮便从朕之内帑出就是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朕不觉得是虚耗!”
“南方虽远,然利在千秋,纵有艰难,亦当奋力开拓!”
“朕意已决!”他的目光变得锐利,扫过那御史以及其身后低着头的崔敦礼等人:“棉监司即日设立,隶属司农寺,然独立核算,专事专办,直接对朕负责!”
“首任棉监使由内侍省少监兼任,一应初创款项,皆从朕的内帑拨付,此事,不必再议!”
皇帝罕见的强硬态度,加上“内帑出资”这个无可指摘的理由,彻底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